复阅‖伤仲永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作为七年级下册的必读课文,再次翻阅起来,除了有一些新的见解之外,还有着浓重的时代感。

故事讲述了一个五岁少年经历十五年,最后“泯然众人矣”的天才陨落史。

当所有人都在因此思考学习重要性的时候,我觉得更应该重视的是家庭教育观念。

什么是天才?

从故事来看,“世隶耕”的仲永能够五岁作诗那便是天才。

我们先不论仲永这样是否可以算是天才,因为故事所记载的内容有限,不可排除他日常生活中因为喜欢诗歌而接触过一些秀才,因为从下文中“传一乡秀才观之”可以看出乡中还是有一些读书人的。

我们现在单说这个“世隶耕”的家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天才,其实父亲的表现有两句,分别是“父异焉”和“父利其然也”,首先仲永的父亲感到差异,然后再传给同乡的秀才和身边的人看了之后,大家都说他儿子的诗词里还是有些东西的,这个时候他发现了他儿子的商业价值,于是仲永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天才陨落之路。

望子成龙的前提是,父母有明确目标,且格局所铸造出来的空间足够孩子的才能翱翔其中。

不然如果按照这个养成路线来走,所有天才最终都会变成废柴,特别是父母自身成就和格局有限的情况下。

接下来我们将时间纬度拖长,用今天的眼观再去看看这个故事,谈论一下这所谓的“天才”,用一个公式来说明:天才(仲永)=天赋+年龄。

这二者其实是缺一不可的,如果仲永只会写诗,而不是在五岁,那么他的诗其实并没有什么出众的,如果他只有五岁而不会作诗,也算不上天才。

这么一看故事就清晰的多了,其实仲永根本不是天才,最多只能说有些天赋罢了,因为成年人世界对“孩子”这个群体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一个五岁的孩子可以吟诗作对,谁都会心生爱意的乐意接受,哪怕是出一些钱财或者摆一桌宴席。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仲永便不再是孩子,而这种包容性也就逐渐降低为零了。

这其实才是天才真正陨落的原因,其实每个父母都愿意看到自己孩子飞黄腾达,也都希望望子成龙,但是龙是要翱翔天际的。如果父母给孩子创造的天地不过蓬蒿之间,那么这条“龙”越是天赋异禀,就越是碌碌无为。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要么孕育不知尽孝的天才,要么出行沦为佣人的自备者,其两者,皆为遗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李菁姐姐,您好! 想要给你说的话太多,所以写在了这里。 在去年的时候,我从雪小禅老师的公众号(高中时候喜欢上她的文...
    沈清月阅读 1,950评论 0 0
  • 最近感觉工作中欠缺真正对年轻人群的了解,我们一直说要抓住年轻人群的喜好,但是还是停留在自我意识的认知的表面上,没有...
    幸福福仔阅读 4,153评论 0 2
  • 长痛不如短痛。今天下午一记突然的消息,宣布了北京篮球的小时代结束:首钢正式决定解除和史蒂芬·马布里的合同,任其寻找...
    ThuleWang阅读 2,732评论 0 1
  • 初闻,心中不免生出几份鄙夷,这等名子,无非又是一些无病呻吟的故作娇情罢了。哪知,自翻起第一页,从漫不经心到渐入佳境...
    七言七言阅读 1,59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