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认识一个新朋友,这是个开头别扭,结局温暖的小故事。
当你感受到没有恶意的负面情绪时,是选择以眼还眼,还是平和对待?
加入了一个写作社群后,大家定期文章互评。有一次,收到了一个带着莫名负面情绪的文章点评。本想忽略他的负面情绪,完成互评任务,不失体面就好,直到我读了他写的读起来很“丧”的成长记录。我原来充满自我保护的冰冷态度动摇了,他现在并不好受吧。
于是我们开始聊起来,得知他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工作,正处于人生的低谷。如果是之前的我,应该会马上说些鼓励的话--“真的没关系“,“会好起来的”。但是这次,我选择先好好听他说话。他说正努力寻求转机,每天会焦虑、会恐慌,我告诉他自己也有类似经历,他感慨道,“原来我并不孤单”。他说自己下了很大决心才把这个故事写出来,我说,真的很荣幸可以读到那么“私人”的故事。打算接着听他打字叙述,也算一种陪伴吧。
“谢谢你”
聊天对话框里,突然跳出这三个字。
本想听他继续“丧”下去的我,一下子情绪转换失控,红了眼睛。小到不能再小的体谅、不求回报的关照,被接收到并善意地回应了。我体验到了一种很玄乎的,应该是叫做“大爱”的情感。
为什么要好好说话?
这一次“转丧为爱”的文字沟通经历,让我和一个陌生人多了一份联结。
如果问我,这份联结有什么意义?
我会说,人和人的联结(甚至是所有事物的联结)靠一种介质,只有当这种被称为“在乎”的介质流动起来的时候,个体才会不断被给予能量。
每一次成功的沟通的意义在于:让自己因为传递能量而充满能量;让两者的关系有更多的可能性。
如何好好说话?
1. “你的话我想听”
如果对方在沟通时,得到的回应是不合时宜的建议、鼓励或劝慰,那么联结就很有可能因此阻断。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说,急于进行对话,妨碍了我们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比如,朋友说,“我最近觉得自己很失败”。如果我回应说,“哪有啊,你不要这么想,你已经很优秀了”,那么对话就很难进行,可能朋友正想聊聊自己眼下越做越没信心的状态。
有时候,我们的回应并没有错,但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没有真正去“听”对方的需求,导致没有提供给对方纾解情绪的机会,反而堵住了情绪发泄的通道。
其实,倾诉的人需要的回应,或许仅仅是“你的话我想听”。
2. “你值得被善待”
谈到沟通方法论,论调可能像心理咨询师的对话技巧,毕竟正常对话很难保持情绪平静、逻辑清晰、引导有方。但是,普通人只要转变一点点思维方式,就可以提高沟通质量。
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情绪是被对方的语气或表情带动的,尤其是听到负面反馈时。
比如,对方因为我的行为而失望,我们通常会出现四种不同反应:
1. 怪罪自己:是我不好,我怎么能这么做呢?
2. 针锋相对:我已经做到这样了,你为什么还不满意?
3. 感受自己的情绪和诉求:觉察到自己有些难过,因为没有被完全接纳。
4. 感受对方的情绪和诉求:觉察到对方的失望,可能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愿望没有被满足。
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这正是非暴力沟通倡导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强调的: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
一起来分析以下场景。看看如何通过调整感受的根源来改善沟通。
场景一:女生对男友说:“你从来都不听我说话”。男友的反应可能是--
怪罪自己:是我不好,对不起。
针锋相对:你到底要我怎样?
感受自己的情绪和诉求:我有点烦躁,她为什么不能理解我。
感受对方的情绪和诉求:她看上去在生气,其实需要在意和关心。
场景二:男生对女友说:“我就是想玩会儿游戏”。女友的反应可能是--
怪罪自己:大概是我烦到他了。
针锋相对:你就知道玩游戏,你和游戏结婚吧!
感受自己的情绪和诉求:我很生气,觉得自己被忽略了。
感受对方的情绪和诉求:他好像有些焦虑,可能需要用打游戏放松一下。
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不过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去感受对方的情绪和诉求。
这样的沟通,所体现的正是我曾体验到的类似于“大爱”的感觉,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总结为“出于对生命的爱”。
高情商是可以习得的
相对于先天决定的智商水平,高情商是可以习得的。
知乎大V程毅南说,“情商,也就是对情绪的感知、理解和控制,和解数学题或写代码一样,是可以学习的,并且可以通过不断地实践、犯错、纠正、再实践而提升的。情商低的人要么是真蠢,要么就根本没去学。”
对话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当感受到对方的负面情绪,如果可以,尝试透过现象看本质,体会情绪背后的诉求,其实他/她是个正经历内心挣扎的呼救者。
我愿意,你呢?
所以,问题的指向不再是,“他/她为什么针对我”。
而是,“你愿意帮他/她吗”?
我想我是愿意的。完全“出于对生命的爱”。
愿每个经历挣扎的人都被善待。
*参考资料:
【美】马歇尔·卢森堡 著 阮胤华 译,《非暴力沟通》,华夏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