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贴一位八年级在新加坡就读的学员的访校笔记: 在8月份,我旅行至美国东部,在简短的旅途中,我随着一个游学机构一起访问了美国东部诸多著名的大学。这次旅行让我感慨,思绪万千。简而言之,这次旅行机会让我意识到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还有国内外教育体制区别。
言外话,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学校是 MIT。我热爱理性、工程、设计系统,那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构建世界的思维方式让我着迷。MIT 代表着极致的精密与效率,是创新的温床、思想的引擎,是我想成为的那类人的聚集地,而这次访校之旅我也来到了MIT,看到了培养诸多人才的一所大学。
回归正传,先从体制上对比,我举个最明显的例子来对比。Amherst(阿默斯特)文理学院有着独特的纯本科设定。这个是令我十分惊讶和感叹的。教授,学校会把所有的资源投入在那1500名本科生中。而正是因为没有层层研究任务和学术指标的压力,教授才真的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他们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离学生遥远的老师,那种上完课就走的过客,而是学生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也许会在图书馆、健身房甚至午餐排队时遇见他们。而同时教授们也会记住你的名字,关心你最近学了什么,思考了什么。Amherst的世界是安静的,却不孤独;是自由的,但不空洞。它没有像我梦校MIT的那种十分硬核的工程实验室,没有诺奖得主的实验室挤满申请者,也没有校园的新兴科技创业孵化器。但Amherst有的,是另外一种浓烈的学术空气,学生和教授之间没有高高在上的距离。这种独特的小班教学模式会让教授老师及职员们把教学学生当成一件重要的事,不只是完成指标,不只是完成任务,不只是为了拿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