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只不过”

公司为应对全球化业务发展的需要,大力支持员工学习英语。我赶紧推荐部门小王去报名,不料她却来了句:“我只不过是个普通员工,就不占名额了,留给那些精英们吧。”看出来她有些自卑,我继续鼓励她说:“就是因为普通,才更需要学习成长才能得到更多机会不是吗?”小王却回答我说:“算了,我也不想往上晋升什么的,来上班只不过是为了赚一份工资而已!”

“只不过”“只不过”,句句都离不开只不过,面对这样不自信、喜欢自暴自弃的小伙伴,我该如何鼓励她才有效呢?正发愁的时候,无意中在《零起点领导力》看到了下面这一段话:

我们的生活和组织中充斥着很多“我只不过是如此如此”的入。“我只不过是一个接待员”“我只不过是一个销售员”“我只不过是一个全职妈妈”“我只不过是一个兼职”“我只不过是一个学生”。基本上我们每个人都会用类似的方式谈及自己,或者至少也在做某件事的时候说过“我只不过是想把这个项目做完”“我们只不过是想找到处理它的方法”。

仔细回忆,生活和工作中,确实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有时候也会不自觉地说出“我只不过……”之类的话。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喜欢说这句话呢?作者说

每次我们使用“只不过”来描述我们自己或者我们正在干什么,其实质就是在告诉别人我们一点儿都不重要。每次当我们说我们“只不过”是XX时,我们就是在请求别人谅解,别对我们期待太高。

原来大家是在通过这种自我贬低的方式来“自我保护”呀。仿佛说了“只不过”三个字,就算自己事情没做好也是情有可原的了。可是这三个字真的能保护自己吗?当然不行!反而会害了自己。因为总是自我贬低,时间久了人们会潜意识里深信自己“就是如此”。这会让原本就不自信的人更加自暴自弃,不思进取。而若一个组织里面有几个这样的人,也会对周边的人产生消极的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团队的氛围和士气。

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办呢?Day One Leadership创始人德鲁·达德利在《零起点领导力》这本书中给到了我们答案。

零起点领导力

本书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独特、易实现的帮助我们展现个人领导力的清晰流程,人人都能掌握。只需掌握2个核心理念、3个小步骤,人人都可以影响他人、引导自己,成为生活中的领导者。

很多人对“领导力”和“领导者”有误解,认为只有手握一定职权的人才能被称为“领导者”,也只有这些“领导者”才需要学习领导力。而实际上,人人都需要领导力,哪怕是一位家庭主妇,她也需要有带领和引导家人把生活过得越来越好的能力,才能成为家里的“领导”不是吗。那么如何锻炼自己的领导力呢?作者认为

我能够用以増强我们的领导力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不要让那些我们了解其价值的人在我们面前贬低自己。

具体可以怎么做呢?——挖掘和肯定对方的价值,消除那些“只不过”。刚才我们说人们不停地说自己“只不过”是什么什么的时候,会慢慢地变得越来越消极,反过来,当我们明确告诉对方他的价值所在时,也会影响到对方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形象以跟外界认可的形象保持一致,从而带领对方变得更好。具体可以怎么做呢?

1.观察优点:细心观察我们想要影响的人的优点和长处,将之记于心中。

2.肯定价值:当我们再次听到对方说出“我只不过……”的时候,找到相对应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比如对方说“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员工”时,我们可以肯定他说“虽然你现在还只是普通员工,但是你每项工作都能运用自己的智慧思考如何做得更好,比如……这一点做得非常好。”

这个方法不光适用于职场鼓励员工,同样适用于鼓励家人、朋友等。但是有一个要点是,一定要言之有物,就是作者说的“真正了解其价值”。如果泛泛而谈,就起不到鼓励的作用,还会给人留下很假的印象。

有人说,我们东方人普遍比较含蓄,不太善于直接表达肯定对方的话语怎么办呢?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刻意锻炼自己影响他人的能力。当然,如果实在是不善言辞的人,也可以用行动,比如为对方创造尽可能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来增强对方的自信。

做一件影响他人的事情不难,难的是每天都影响一个人。如我们所见,身边有那么多喜欢说“只不过”的人,我们如何让自己做到坚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改变更多的人呢?

问自己一个问题:今天都有谁因为跟我接触而变得更好了?每天带着这个问题,就会在听到“只不过”三个字的时候,条件反射地想起要通过肯定对方的价值来帮助对方了。

您身边是否也有喜欢说“只不过”的人呢?如果有,您可以如何帮他消灭“只不过”,影响和带领他找到更好的自己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