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 为建瓯市水源乡发展添翼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全国各地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地处闽北山区的建瓯市水源乡也不例外。这份《意见》犹如一场及时雨,为水源乡在产业升级、社会事业发展等多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为水源乡在新时代发展格局中抓住机遇、突破发展壁垒,实现跨越式进阶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锚定产业优势,“人工智能+”激活经济增长新动能

        在产业发展上,水源乡有着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尤其是锥栗产业。截止2024年11月,全乡12.8万亩的锥栗林,年产量达8000吨以上,年产值1.5亿元,已然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而人工智能的介入,将为锥栗产业带来全方位的变革。在种植环节中,可以通过引入智能农业监测系统,利用传感器实时收集土壤湿度、肥力、气候等数据,借助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分析,精准指导栗农何时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比如,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以往栗农多凭借经验判断,效果参差不齐。有了人工智能,系统可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快速准确地识别出锥栗林出现的病虫害类型,并给出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大大提高防治效率,减少农药使用量,提升锥栗品质。在采摘后,智能分选设备能够依据锥栗的大小、色泽、饱满度等指标进行快速分级,改变以往人工分级效率低、误差大的状况,为后续的销售和深加工提供更标准化的原料。

        在销售环节,人工智能同样大有用武之地。随着互联网电商的兴起,水源乡的锥栗虽然已通过网络走出大山,但销售渠道的拓展和精准营销仍有提升空间。利用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分析能力,电商平台可以深入了解消费者的偏好、购买习惯、地域分布等信息。例如,分析发现广东、湖南等地消费者对大果锥栗需求旺盛,而闽南地区消费者更倾向于小包装、口感香甜的锥栗产品。基于这些分析结果,商家可以针对性地调整产品包装、定价策略,并进行精准广告投放,将水源乡的锥栗精准推送给潜在客户,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同时,以大数据为支撑梳理消费者高频问题清单,配套搭建智能应答系统,可快速响应咨询需求、精准化解消费疑虑,在提升用户购物体验质感的同时,进一步激活消费潜力,推动销售规模持续扩大。

        除了作为支柱产业的锥栗,水源乡的茶叶种植也颇具规模,全乡茶园面积达 8700 亩,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又一重要支撑。2023 年 12 月,九龙袍茶业与水源乡政府达成合作共识并正式签约,计划以横路村等村落为核心,打造 3000 亩生态茶园试点,同时积极探索 “茶旅融合” 的创新发展路径。随着 “北苑复兴” 九龙袍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落地,一个集旅游观光、标准化种植、茶叶新品种培育于一体的绿色茶产业基地蓝图逐渐清晰。而在这一从传统种茶向复合型茶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将为茶园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提供关键助力。智能灌溉系统根据茶树生长需求和土壤墒情自动浇水,智能施肥系统精准提供养分,保证茶树茁壮成长。在茶叶加工环节,利用人工智能优化制茶工艺参数,提升茶叶品质稳定性。而且,借助人工智能的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还能为游客打造沉浸式的茶文化体验,如虚拟参观茶叶生产流程、了解茶神文化历史等,丰富茶旅融合的内涵,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

        二、聚焦民生领域,“人工智能+”构建社会发展新格局

        在民生领域中,教育行业首当其冲。如果人工智能融入教育,将极大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公平性。智能教学辅助系统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学习情况,自动生成个性化教案和教学课件。例如,在数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薄弱知识点,系统自动推送相应的练习题和讲解视频,实现因材施教。对于偏远山村的学生,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利用人工智能的自适应学习技术,让他们也能享受到与城镇学生同等优质的教育资源,打破地域限制,促进教育公平。在学校管理方面,智能考勤、智能安防等系统的应用,提升了校园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交通一直是影响水源乡发展的重要因素。2024年良横线良贤至厝溪公路的改建,为当地农产品外销提供了便利。未来,借助人工智能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实时监测道路状况,合理调度运输车辆,提高物流效率。在乡村规划中,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地理信息分析技术,综合考虑地形、人口分布、产业布局等因素,优化乡村基础设施布局,如合理规划水电设施、通信基站等的位置,提升乡村生活品质,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三、直面现实挑战,“人工智能+”探索破局发展新路径

        然而,要让“人工智能 +”在水源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人才短缺是首要问题。水源乡地处山区,对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吸引力不足。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多方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开展人工智能培训课程,提升本地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地人才前来创业就业。另一方面,资金投入也是关键。引入人工智能技术需要购置设备、建设平台、进行研发,成本较高。这就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拓宽融资渠道,为“人工智能 +”项目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此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也不容忽视。在收集和使用农业、教育、交通等领域数据时,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数据不被泄露和滥用,让“人工智能 +”在安全的轨道上推动水源乡发展。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为建瓯市水源乡的发展带来了广阔前景。只要水源乡能够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产业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等方面的赋能作用,必将实现乡村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让这片古老的土地在智能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