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牛年牛气冲天
简单/粗暴/一刀切|浅谈关于禁止春节燃放烟花爆竹之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这是宋朝的王安石所作的《元日》,描述了中国人民在传统春节的生活日常,现在读来,更能感受到人们过年的那种喜悦和欢快。
关于过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年兽又称"夕"。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恶兽。相传古时候每到年末的午夜,年兽就会进攻村子,凡被年兽占领的村子都遭受到残酷的屠杀,头上的犄角就是武器。人们利用年兽的三大弱点,放爆竹(会吓坏年兽),贴春联,驱赶年兽的进攻。为了防止年兽的再次骚扰,放爆竹、贴春联渐渐成为节日习俗,春节由此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相传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宋开始,火药大量使用,加之纸张的发明,逐渐演化成现在的鞭炮,而取代古时的“爆竹”。《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可见,在节日放爆竹,放鞭炮确实是以驱除瘟神恶鬼为目的,达到趋吉避凶,也是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怀。
爆竹,从来是春节的附属品,是春节必不可少的仪式感和普天同庆之程序。细数过往,结婚的时候,过节的时候,过年的时候,甚至盛大开幕式的时候,都会放烟花和爆竹。在中国传统中,经历之大事小情,总要放炮来迎接和庆祝。
可是,不知道啥时候开始,各级部门大力提倡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他们冠以环保之名义,披荆斩荆,在各地掀起了一股子“浪”潮,大力查抄烟花爆竹,对于公职人员,有胆敢燃放烟火爆竹者行政处罚十分严厉。对于售卖者轻者没收查处,重者刑拘进局。一时之间,人们慑于淫威,也不得不暂停,不再燃放烟花爆竹。
说实在的,我们的生活不是说离不开烟花爆竹,但是,在现代文明日趋成熟的今天,我们的传统文化还剩下了什么?依稀记得小时候,大年初一头一天,跟着爸爸走街串巷的去各家各户磕头拜年,每到一家亲戚,都是我磕头换取的鞭炮(由于条件有限,人们将一挂鞭炮拆开,来了孩子磕头就抓一把给他)。并且,每次初一磕头拜年回到家,我的两个上衣兜都是满满当当的,等这些炮放完,我的两个兜子有许多的火药屑子,妈妈也必定不会说我,大过年的,很宽容我。而过年磕头去挣鞭炮也成为了我记忆中童年的最最美好的事情之一,着实怀念!
燃放爆竹确实一些不足存在,但是呢,对于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传统,不能光用科学的一语否定,在这个大道理面前,背后却是更加重要的中国文化的精髓,要说在大年三十的夜晚,一点鞭炮声和绚烂的烟花影子都看不到,我想这个年也就真的一点年味都没有了。
我真心的有一种担心,若干年以后,过年的时候,再无其他。
而子孙后代,知晓燃放烟花爆竹成为历史。。。。。。
润土(2021年2月7日星期日 于河北石家庄东二环长安区 午后2:24)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