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搬家的时候,有一类书的存在会使你矛盾——丢弃吧,太可惜了,毕竟是花费了银子买来的;留着吧,既无营养也无价值,不但搬走费劲并且搬走后还占用空间。比如,冯唐的《如何成为一个怪物》就属于这类书。我前段时间买这本书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为了凑够百元钱好参加中国亚马逊的一个活动。事实证明,我应该选择另外一本书来凑数。
这本书是冯唐的随笔集,其实他在之前已经出版过随笔集,不少篇章和这本书的重复,而这次的出版是应了李银河的邀请编订了一下次序而已。老实说,我没有看过冯唐的任何一部小说,单就这本随笔集给我的感觉来看,阅读体验比较差。冯唐在这里没有展现任何思想或供人思考的地方,这本书的不少篇章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我冯唐牛逼,我牛逼,我牛逼,就是牛逼。所以从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成是冯唐老师的自恋集。
然而,一本书有无思想并不是评价这本书好坏的唯一标准,除了思想毕竟还有文本本身,但遗憾,这本书单挑出文字来看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长处。
首先,多数文章没有结构,没有起承转合,不少文章少了渐入佳境、高潮迭起之类的阅读快感,开头什么样中间还是什么样直到结尾也还是如此。冯唐批评王小波的小说,说是结构臃肿,有精神错乱的前兆,但冯唐的文字却是压根儿连结构都没有了。其次,冯唐批评王小波的文字不够好,但我看来,王小波的文字虽不是当代作家里最优秀的,但比起冯唐还是胜过一筹的。冯唐的文字不够晓畅,文不文白不白的,读起来疙疙瘩瘩,少了酣畅淋漓的阅读快感,这点就远不如王小波的随笔,王小波的随笔不卖弄不自恋暂且搁下不说,单就文字阅读起来也还是叙述得当,一泻而下,不拖泥带水。最后,冯唐的随笔读过留不下印记,还说王小波,王小波的随笔距今我读过好久了,但很多篇章至今还是有很深的印象,但遗憾的是,冯唐的随笔读过之后多数没有什么印象——这可能是我个人的原因,也许我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
谈到这里,我就顺便说句吧,还是多读民国时期作家文人的文字,比如周树人周作人,二周的文字越看越是喜爱,短不过几十字,长不过千把字,就能把一个社会问题谈得明白透彻,还引人一看再看回味无穷,在他们身上才是中文的魅力所在。另外推荐汪曾祺,张爱玲,梁实秋的散文随笔,至于徐志摩冰心郭沫若矛盾等人的文字,则扭捏作态,绝非化境天成。
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我阅读的很少。在《怪物》的序言里,李银河说冯唐的文字比较出众所以出版了该书,如果说冯唐的这种文字就可以称作为出众了,那么,我少读当代作家的作品并不算什么遗憾,甚至是节省生命的一个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