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开我”看郎寨诗歌部落几颗纽扣之五:陈润生
陈润生
早前不久从郎寨诗歌部落群里看到了陈润生的书法作品,颇有点感觉。后来又陆续地读到了他的一些诗。我对他的感觉就更好了。并且充满着想与他结识的冲动。
就在前几天,王强约我去郎寨,说陈润生来了,想和我见面一起甩酒。在郎寨木楼回廊边,我见到有几个陌生人在与王强喝茶聊天。王强见我,立即起身介绍身边的朋友。“这是陈润生,刚从道真来。”
这是在郎寨与陈润生见第一面。
让我感到有点诧异的是眼前这个小青年就是那个写书法和诗歌的陈润生?他个头不高,皮肤黝黑黝黑的,戴顶好似军帽的帽子,人显得很很憨厚。但我真没想到他这么这么年轻!这么朴实!真难想像眼前的润生就是那个洒脱写诗激情写书法的陈润生。
有了这第一次,我们就开始了交往并很快成为了好兄弟。
润生来自于贵州道真县农村。他的家离县城还有几十公里,并且不通公路。但是爷爷辈在当时那个年代还算是家境殷实,也属于书香门第之家。只是在后来的历史变迁中逐渐败落了。到他父亲这一代就完全沦为贫困了。或许在他身上还是有着家族中的文化传统基因。这对他今后的诗歌与书法创作还是有影响的。
陈润生诗集《泊路 · 无碑》
由于家乡太穷,他很小就离开了家乡,成为了一个到处漂泊的流浪诗人。他北漂京城,南下深圳,广州。写诗是赚不了钱的,他就干各种杂活。干杂活他又不心甘,如是他摆地摊买字画求生存。日子过得窘迫,但他觉得自在。
直到有一天他在这艰苦度日的过程中收获了一份爱情,并很快就有了他们爱情的结晶。他爱人也是一位很有才气的女诗人,她对他的家境,对他目前的生活状态毫不在意,而是一见倾心地扑倒在他怀里,愿意陪伴他一起经风雨,走天涯。因为她看中的是他这个人的质朴和他的才华。
孩子出生了,他有了一个完整的家。这个家虽然仍像一只大海里的小船随浪追逐,漂浮不定,但有亲情有爱情使他感到温馨。
可是,生活是现实的也是残酷的,他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自由漂泊流浪了。眼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妻子却越来越瘦弱,生活也越来越苦。他为了深爱着他的妻子和那幼小的孩子,他只有选择了回家。虽然生活的困境并没改善,但是让家人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窝。
在外漂泊多年后回来,家乡并没多大变化,家乡仍很穷,他也很难在家乡找到一份谋生的职业。但他并没有沮丧,更无抱怨,而是安顿好家人,他选择继续上路。
“在这温暖的二月/明亮的阳光/洒在刚开的油菜花上/那么明,那么亮”。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陈润生是一个内心很阳光的人,是一个不会轻易向命运屈服的人。
当你了解了他的生活经历再来读他的诗,你就会对他的诗中那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呐喊产生共鸣。他的诗很质朴,很有叙事性。语言也很平实。他的诗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炫技的手法,更没有自作深奥的晦涩,就那么缓缓地自然地表述着自己内心的情感。
也许他是来自于农村,他虽然在外闯荡多年,见识也不说不广。但是他的农村男儿的质朴憨厚的本性不改。他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
由于他经历的磨难太多,他的内心与现实已经有了距离感,很难与外面的世界融合进去。所以他的诗的描述视角不是很广。并且他的诗的想像也不是特别丰富。
他的诗没有大题材只有小生活。但通过他的视野去审视,去表现这个社会中最普通最平凡的群体,让你感觉到他的诗歌创作其真诚。也正是如此更体现出他的朴实无华。
陈润生的生活是艰辛的,但我们不得不说,生活给了他磨难也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也给了他对家乡,对亲人,对朋友那份真挚深沉的爱,并通过诗歌的形式充分表达出来。
在《父亲》这首诗中,几乎整篇都在平静地描述他和父亲的争吵,他和父亲的对话,只到他最后听到父亲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小到听不见了,他仍平静地询问父亲 “吃饭没有,身体好不/庄稼长势如何/父亲像孩子一样/慢慢地回答完我的问题/挂了电话,我在想/等忙完这几天,一定回家去看看/请人把岩山那棵大杉树收了/喊木匠,钉一口棺材。” 他越这么平静地叙说,越能感觉到他内心情感的压抑,当我每次读完这首诗,我都会想起我的父亲,我都会情不自禁,泪流满面。
陈润生是一个生活虽艰辛,但内心很坚强,情感很丰富。
在他那首《我很想找一个五十岁女人结婚》这首诗中,开篇就用一种倒置人物关系的手法,直切入题 “我很想找一个五十岁的女人结婚/看她凋谢的青春/怎样在风中再次因爱情而盛开”,然后让你不自主地必须一口气读完,直到 “在母亲五十岁那一年,才停止和父亲争吵/也常常看到父亲轻轻用衣袖替她擦试/迎风流泪的眼睛”。在这字里行间无处不流露出他对母亲那份真挚深沉的思念。
这就是陈润生,一个情感丰富充满着爱心的诗人。
我们读他的诗歌作品,从中感受到他的朴实,他的坦诚,也还感觉到他内心虽强大,虽阳光,但也不时流露出一丝丝的不自信,并与这现实总有那么一点点游离。但是看他的书法作品就完全不一样了。
他在书法创作中就自信多了。他的字潇洒自如,挥之成章,毫无匠气颇显基本功扎实。从技法到谋篇布局都显风范。如果说他的诗里还有一丝丝不自信或有意无意流露出那份质朴中的自卑,那么在他的书法里却是忘我的,自信的。并且是非常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
当然,现在社会上不乏诗人也搞书法,书法家也写诗。但像陈润生这样两者区别这么大的还确实不多。
也许他的心里有两个世界!
他写诗是面对自己内心的那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他专注的是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是写给自己的。
他写书法却是面对外面的世界,因为书法既是他借以表达他自已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更是他目前赖以谋生的一项工作,他是写给别人看的。
更重要的是他必须靠写书法来养家糊口。所以这样逼着他不得不在书法创作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再加之他的天份和上一辈遗传给他的艺术基因,这样使他的书法作品日益精进。当然这不知是他的幸运还是他的不幸。
两者纠结着,碰撞着才会形成他现在是这样怯生生地写诗,而又洒脱无羁地写字。其实这是非常难的,但是他做到了。真的很不容易。当然我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他生活质量的变化,他的诗必将会发生变化,他的字也会更好。
吴老满 2016.3.26于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