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语·对味

城语·对味


——多年前,因为孩子准生证的事宜,要到爱人老家去办理,就坐火车去了。那里竟然有热干面,赶紧来一碗以解离乡之苦。可是第一把下下去的并不是担好的面,而是一把豆芽,然后才是面。稍许,面和豆芽捞起来,放入小盆里,加入佐料,摊主就自行拌了起来。最后才是将混合了豆芽、萝卜丁、麻将、酱油的热干面倒入了方便碗里。这对一个吃了40年热干面的武汉人来说,还真不是个味。竟然这个湖北的临省比武汉还要早推出热干方便面。是那个味吗?怎样才能对味?可能只有美食当地的人才能说得大体清楚一些。

——去年火了一把朋友圈的二厂汽水又回来了(这句怎么像广告😄),1921年英国科赛恩在汉口开办的和利冰厂,凭借“味最美、香最浓、水最洁、汽最足”的特点名扬大武汉,成为当年街知巷闻的人气饮料和时尚饮品的代名词。1938年汉口同和米厂经理兼油商刘耀堂买下了和利汽水厂,1952年改名为国营武汉饮料二厂。小时候,最喜欢柠檬味和香蕉味的汽水。柠檬味的入口有种酸甜沁人心脾的力量,久久难得睁开眼。香蕉口味的可以在舌上留下绿色的印记,总是喝完了之后和小伙伴们看看谁的舌头最绿。这种味道在经过了30多年的历史后,仍然难得忘记。前几天,到TODAY的专卖店看到了“复活”的二厂汽水,柠檬味的。拿起来,又放回去了,因为有些怕不对味,破坏了心里那种美好的味觉记忆。

——记得小时候感觉鲁迅先生总是很严肃,如他的文章一样,干瘦、奇倔。后来看了很多有关鲁迅的周边故事,有关于表现鲁迅先生慈爱的,有表现鲁迅先生幽默的……但总是觉得不如小时候读课文中感觉的那个浓眉直须的伟人对味。同样,那个带着黑色边框眼镜,永远黑眉冷怼的老人,也给了我一种永远磨灭不了的印象:

——我骂人的方法就是别人都骂人是王八蛋,可我有一个本领,我能证明你是王八蛋。

——你不知道我的性格吧?我一点亏都不吃的。我很像犹太人、以色列人。我反应是立刻的。我们中国人相信说’吃亏占便宜’,我从来没有这样。过去吃亏就是吃亏了,可是现在我要占便宜占回来。我这人就是这样,绝不吃亏!

——笨人的可怕不在其笨,而在其自作聪明。笨人做不了最笨的事,最笨的事都是聪明人做的。

——我不能等最后审判时才收拾所有的小人与敌人,在半道里,我也要随手宰他几个。

——报仇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比敌人活得久,活的好。

——当我要找我崇拜的人的时候,我就照镜子。

——不做无聊之事,难度有生之涯。

在我有限的认识里,李敖就是这样一个快意恩仇的人,绝不认输的斗士。在央视的《海峡两岸》中,还报道过为了批评台湾当局政策错误的时候,他竟然当庭喷洒催泪瓦斯……就像鲁迅先生在遗书里面说过的一样,所有的敌人一个也不原谅。今天这个快意了一辈子的老人走了,也像鲁迅先生一样,所有的敌人,一个也不原谅。

——这世上有人可以一辈子快意恩仇,活出自己要的模样,树敌无数,绝不原谅。只不过他身后的世界,少了一许发自内心的酣畅可以享受。纪念李敖先生。

(原文发布于2018年3月18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
    溪水旁阅读 2,818评论 3 30
  • 第十课 回忆鲁迅先生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故乡》,所谓“吃了鸡蛋,还要去看看下蛋的鸡”,哈哈,今天咱们就...
    田源ty阅读 2,349评论 1 21
  • 捣练子·大明宫(中) 序言:唐代有名的两次宫廷政变“玄武门之变”和“甘露之变”,前者唐太宗诛杀嫡亲兄弟逼父下台...
    长安旧人阅读 307评论 2 5
  • july_99阅读 239评论 0 0
  •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就是我们魔方课。我们今天的魔方课就是比赛,看谁能最快把魔方还原,前三名就可以得奖。我们分成两组,但...
    张广远一班阅读 19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