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读过一些书,或好或坏,良莠不齐。
你还记得,你上次是多久以前完整地读过一本书? 你为什么要去选择读这本书? 读完这本书后,你还能记住多少东西? 这本书最能打动你的是什么?.....
大家都是带着不同的目的去读一本书。
可能这是本畅销书,既然那么多人喜欢它,那我也要读一读,看看它为什么那么畅销,至少在跟别人聊天时,不至于显得那么孤陋寡闻。可能是本名著经典,一本书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一定有它独特的价值和不可名状的魅力。也有可能只是因为喜欢一个作者,才去读他(她)写的更多的书,想能更丰满地了解一个作者。还有一些很实际的书,教人怎么活,怎么做事,期望从中掌握人生的捷径,解除心中的疑惑。
毕竟读完一本书要花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既然花了时间与精力就得多少有些收获。可是,有些时候,读书也是一场小小的冒险。你花了许多功夫,带着许多期望,涉足这一场小冒险中,可能一无所获,甚至还很沮丧与失望。你可能被置身于一个迷宫中,找不到出口,可怕的是周围一片灰蒙蒙的、极度沉闷、压抑的景象,见不到一丝希望。不知所云,中途放弃的时候也是常有的事。
最坏的时候,可能读了一本糟粕之书,读完后营养匮乏,甚至还被严重误导。在没有辨识能力的时候,你的世界观可能就是从读过的一本本书中建立起来的。明智的家长与启蒙老师懂得这一点,当孩子刚开始接触书本的时候,就给孩子最好的书读,在孩子内心纯洁的空白地上,先种下良质的种子。
文如其人,一个作者写了一辈子字,实际上在写自己。我们读到的是他对世界的认知,读的是他的阅历与见识,读的他的思想,他的感触。JK.罗林在自己最困顿的时候还能构思出一个关于爱情、友情、亲情、正义、平等的美好故事,那是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爱的人。和许多作家一样愈是在最艰难的时刻,心中愈能激发美好的事物,愈能构建美好的故事。作者用不同的方式向外表达着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丰富的内在。或是讲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或是一首清丽的诗,或是一篇隽永的散文,或是一篇见解独到的学术论文等。作者如同一个发射源,以文字为载体,把自己的思想与观点发射到任何文字能到达的地方。
如果说作者是个发射源,那么读者就是个接收器。接触到一本书,也是一种缘分,读一本书或是因为有用、有趣。那些教你如何活着,如何做事所谓实用的书,也可能最后对你一点用也没有。 老实实地读完一本书,有时还要与乏味和疲倦周旋,可能至始至终就因一句话,一个字眼打动了你,让你不至于沉睡。
读书到最后是在书中读到了你自己。
你从书中的字里行间里读到了有趣,那是因为你自己有感知有趣并热爱生活的心灵。
一段关于自然美丽描绘,让你所有的感官复活 ,你会发现平时忽略的大自然的美。
书中流淌着一丝人性的美好,会让你觉得整个世界都那么美好。
因为在他的观点里读到你自己,所以你便穿越了历史的时空,去与那些已经长眠了的伟大灵魂对话。这便是发射器与接收器穿越时空的链接。引起读者的共鸣是作品的最高的境界,是读者对作者的最高敬意。
培根说: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好书是“无用”的,正是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才滋养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