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李笑来的一篇文章,很有感触,提问的是关于纠结这件事情。
李笑来回答说,如果仔细思考“我们为什么会纠结”其实归咎于我们的价值观不清晰,没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但凡遇到面临大选择的事情就会纠结。
说的好有道理。
我曾经是著名的“纠结体”,什么东西都会纠结一下,吃什么?穿什么?怎么做?要不要做?等等……甚至在工作上面也没有勇气跨出一步,依然在内心纠结,“我到底要做什么?”
老板给我好机会让我自己选择我想要走的路,我给不出答案,因为那个时候我的心中没有任何判断标准,我像一个保护的很好的孩子,完全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所以一旦涉及到这种面临选择、决定以及需要负责的事情时,就会茫然无措,像个傻瓜一样。
正因为如此,我在很多人心目中被定义了,这种定义使她们看不见我的成长,因为在她们心中我一直就是一个小孩,但小孩总有一天会长大,会想要脱离掌控,跟不上节奏那就只能面临离开的局面。
当我会做选择,并且可以做好这个选择,我变得不再纠结了,很多事情我都选择最小时间成本,我乐意与我不乐意,我觉得我做着乐意,我会选择做,倘若不乐意,我会选择拒绝;不给自己犹疑的机会。
渐渐的,心里的那个“价值标准”也就成型了,总归知道了什么是自己需要的,所以人生还有那么长,大可不必一条道走到黑,条条道路通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