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究是一门艺术》

辛苦地工作,但也有探索的喜悦;
有些挫折,但有更多的满足;
有困惑的时候,但也有信心一切终会水到渠成。

这本书是写给刚入门学术行业的研究生看的,类似过来人给讲一讲哪里有糖哪里有坑。而我之所以读这本书是因为看中了其中关于阅读与写作的论述。学术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材料输入与整理输出的过程,这一点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阅读与写作还是比较相似的,加上我的工作很多时候是在和学术界的朋友打交道,这时候这本书就显得比较切合时宜了。

书中首先刻画了一个研究者在社会中的肖像,从事研究工作既有自己的兴趣又有公众的利益,作为一个研究者他们往往真诚/严谨/用心/有反省力。同时他们有面临着发表学术文章的压力:

你的CNS也许改变不了世界,但至少可以改善你的处境。

对于一个刚跨进学术圈子的新人来讲,寻找一个值得研究的难题是不太容易的,于是作者在书中给了大部分的篇幅来描述如何从一个题目到一个问题再到一个难题。其实这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作者提倡用书面思考的形式。这里自然是和我们所熟悉的写作有关了。

作者在书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研究项目的大致过程,于是找到难题之后,如何组织证据找到理由来佐证观点,有了观点之后又如何发表以及后面的承认和回应。这个过程很像是生命科学的中心法则:观点是DNA,证据和理由是RNA的转录调控,发表和回应是行使功能的蛋白质。这个类比堪称完美了吧。喜喜~

很多证据是来自数据的,作者在书中提醒我们:要避免快速地从一个简单的题目进入到一大笔数据之中。然而,目前的NGS数据分析过程往往是数据驱动的,就是还没有一个观点,先从数据挖掘出发看看能不能出有没有新东西,基于这个东西看看能不能发现点什么。

另外书中有一点值得小白们注意,那就是区分缺乏经验和能力不足。很多时候并不是能力不足,只是缺乏经验而已,多练习就行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一位兄长在朋友圈偶然分享的一本书引起了我的注意,简要在豆瓣和简书上看了几篇书评后,我很快下单,当晚就在沙发上...
    Action1224阅读 585评论 0 1
  • 这两天在赶一个汇报,所以没有心情静下心来看书。但是今天晚上却有点时间来看书 每日一点,今日继续。 十三章快完了,这...
    弋矶山阅读 348评论 0 0
  • 每天一点,今日继续。 这是第十二章的最后一点了。可以说是修改,不知道作者为何要翻译成这样的:下一个步骤。从毕业以来...
    弋矶山阅读 304评论 0 1
  • 每天读的很少,但任然继续。 上周还在写省里的一个课题,准备了一周还是没有下笔写,当然这是在预备工作,到第二周的时侯...
    弋矶山阅读 246评论 2 1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599评论 16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