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庄
0-6岁的孩子,是吸收性心智阶段。这个阶段,你给与孩子什么,他就吸收什么,有建设的,有破坏性的,一一吸收,智慧的父母,知道如何有心无痕的,给与孩子更多建设性的引导,也知道如何提供更好的育儿环境让孩子体验。父母教育的方向正确,才是儿童教育真正的最佳起跑线!
0-3岁,主要靠父母教育,倚靠家庭环境。3-6岁,看父母的选择能力。而孩子人生能走多远,大部分取决于这两个阶段的养育。
0-3岁,若发现我们的育儿能力着实有限时,我们又该如何发力?是的,我们的不足,还可以补救,那就是把孩子送进比我们段位更高,更专业的儿童教育机构去,供给孩子爱与自由,规则与平等的环境,让他们的心保持平静,活在当下,专注做事(向内纵向深入能力)。同时,让他们习得与人相处的分寸感,懂得捍卫自己的边界,同时学会互利共赢(向外横向拓展能力)。--胡庄
和朋友聊天,聊她们当地的幼儿教育,提到四岁幼儿每天在幼儿园里的学习重点是认字,还有练字,我就惊掉了下巴。学前班实在这么要求,我当它幼小衔接,为入学准备,已是无奈之举。可是,听她说,这种幼儿教育完全小学化现象,在当地其实遍地开花,非常普及,大环境如此,她也很无奈。我在心里苦笑,真的是群策群力啊,学校懂得迎合家长的功利,于是,大人们一起功利,孩子们一起受害,要错一起错,想想也安心是吗? 说说害在哪里?孩子一年级是以学习拼音和汉字课程为主的,孩子四岁就学会了一年级的功课,看起来起步很早,孩子好有优势。一入学,孩子发现学习多容易啊,老师都不用说,我简直什么都知道,他对于学习就会产生自负心态,而对于自己已知的,容易倦怠,在老师讲课时,觉得半只耳朵听,我就够了,学习不专注的状态就形成了。可是等到二三年级,四五岁学的知识也不够用了,学习的态度已经形成习惯,他读书就会变得越来越吃力,自己不擅长的更容易变得讨厌,学习慢慢就成了苦役。
可是,学习本可以是快乐的,因为孩童天然渴望了解很多,天然的想要探索新的领悟。就如四岁的孩子觉得写字也并不排斥,还能享受一样,可是,家长弄清楚孩子为什么好像还享受了吗?孩子享受的哪里是写字,不,他享受的是,只要他好好练字,父母会真正看见他,花时间关注他,并傾力表扬他。多少家长,在孩子玩耍时,几乎是不会真正看见儿童的,但是,只要有关孩子学习的,家长脸上对于孩子那个热情啊,兴奋啊,积极劲啊,实属罕见,他们会多么想要拥有那种被看见的感觉!所以,别说只是写字,就是更难的,孩子也不在话下。因为这对需要获得爱和肯定的儿童来说,这些对于成人的讨好,根本不算什么,只要环境鼓励,他们多么不合适的事情都能甘心去做。教育的朝向,其中的对与错,可能更多需要依赖大人来判断,因为孩子他未见过更好的,他是没有力量来判断他的当下的。
但我也不怪家长们随大流,是的,如果不这样,他的孩子在群体环境中,就是落后者,就是异类,那对孩子是更不利的人文环境。而她个体又不能创造更好的环境给孩子,便只能听之任之。而整体幼儿教育生态,就算是群策群力一起,也改变不了它正走在错误的方向上!
3-6岁,是属于吸收性心智阶段,这个阶段,你喂养给孩子的是什么,其实相当重要。幼儿是体验探索为主的阶段,7岁能做得更好的事情,不必非四岁开始,如此开发所谓儿童智力,浪费了太多孩子自我成长的能量。一来,孩子根本还未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就投入到整齐划一,遵守规则的人潮里去了,哪有机会破译独属于自己的成长密码。二来,对于一年级知识的提前学习,会给孩子错误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容易形成不良学习习惯,对后期学习往往更不利。
而让孩子在爱与自由,规则与平等的环境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随年岁和智力的增长,不断探索深入,形成正面的体验,很重要(这是专注做事)。孩子们的一起玩耍很重要,在集体中,学会分清与他人的边界,懂得捍卫自己的边界很重要,了解边界后的合作共赢也很重要。(这是用心做人)。这些做人和做事意识都可以在集体生活中构筑,需要有力量有智慧的老师引导完成。
所以,如果幼儿园是大势所趋,那就学会考察一所幼儿园吧,最重要的是考察指标是他们的理念,(理念是否以提供爱与自由,规则和平等的人文环境,是否以让儿童自我构筑,获得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前提。),以及具体如何落实到课程,(从说到到做到,太需要实力了!)以及老师对于理念的认可度和有效执行度,还有老师对于专业因为源自热爱,而不断提升的个人能力。这些软的实力,才是挑选幼儿园的重要标准之一。根本不是宽大豪华的校舍,超多好玩的教具,鼓吹双语教学可以同日而语的。
我为儿子豆豆选择的心悦芭学园正是一所相对很理想的学校,我就听园里家长讲过一个笑话,说刚好是我住的小区里有个家长去考察巴学园,她一看巴学园是所农家的小院子,环境真不怎地,与我小区洋房内的幼教所,还有家门口的知名连锁幼教机构,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嘛!于是,看一眼,了解都不用了解就走了,我也只能笑笑,只是为孩子感到遗憾。
3-6岁,把孩子送进幼儿园里,属于人最初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形成的做事和做人的意识会引导我们的一生,这是一个完全不可逆的一个重要阶段。大多数幼儿园,都没有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之路,理念不对,方向上就有偏离,教师的眼界和能力也有限制,就会对孩子的能量造成一定的浪费。而大多数家长也没有意识到,3-6岁,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所以,找所离家近,方便接送的幼儿园随便玩,孩子开心就行。不关心孩子的自我成长的能量的浪费问题。或者无力之后,安慰自己顺其自然就好。不过,每个家庭的情况千差万别,我能理解,他们都在努力提供给孩子最好的了。
做事和做人能力,在正确的路径下巩固三年,孩子一生的基底就打好了。后来的上学,都不会成为生命里的难事。 客观说,中国的整体教育方向是不够正确的,家长普遍都有隐忧,都能感觉到,但知道积重难返,确实,冰冻三尺,一日也解决不了。但我们的孩子,就因此应该被教育的弊病耽误了吗? 不,就如我们所了解的巴学园的毕业的孩子,具她的妈妈反馈回来的信息,她虽然并未上过学前班,但她的生命状态非常好,在普通小学里,她虽然没学过什么,但她适应性非常好,学什么都容易,学什么都欢喜。后来,我们还在巴学园上学的孩子们的妈妈就集体发声,是啊,就是知道,小学是那个样子,所以,巴学园的每一天都十足珍贵。是的, 每个孩子都会迈入小学,那样的教育里,很讲求整齐划一,我相信,爱与自由环境下的孩子,更好的懂得适应规则。但是,比适应性更重要的是,就是有心无痕中,给孩子内心注入力量,让他既能适应集体,也能保留自我,自我掌控才是最重要的。教育的弊病,我比喻为孩子们肩上的镣铐,但是,哪怕是戴着镣铐跳舞,孩子们也还是要快乐起舞啊,人生哪个过程都不能把有趣好玩这件事情给耽误了,何况还是童年。我要孩子们,是对镣铐可以理解的,而这一点点负重,他们只当锻炼自己的坚韧力吧,那样的孩子,才是早期教育真正的质感之作!
儿童能不能在人生里走远,最重要的两个能力,就是做事的专注力,和调动他人互利共赢的能力,而这最初就是从幼儿园的体验中习得。在体验中,让他知道,去做你喜欢的事情,失败了都不要紧,要紧的是,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本身,就是快乐。父母越不功利,孩子越对成功还是失败淡然。那成功不过就是比失败再多一次而已。从没有情绪地接纳自己做不好的失意开始,到做到的欣喜转变为“嗯,就是这样多多练习,我总是会做到的。“平淡收尾。从不会到会这个过程,孩子不被打扰,不被评判,力量全部用来聚焦,专注于自我成长。 (而由成人带领,规定时间,整齐划一,不管擅不擅长,喜不喜欢地做同一件事情,就显得浪费儿童的生命能量太多了。)
每个儿童,本都可以成为”天才“,走上自己,喜欢,合适,又擅长的道路。不过,就是错误的教育,让太多天才陨落而已。就如贾宝玉有句名言,女人未婚时是珍宝,一旦结了婚,就成了死鱼眼珠子。我看见多少儿童,到了成年,就是死鱼眼珠子的样子,就无比痛惜,集体无意识的错误教育的贻害之深。
我愿更多的父母觉醒,反作用力于正在走向错误路径的幼儿园, 让更多的孩子活在爱与自由,规则与平等的环境里。有机会发现自己,发展自己的能力。每一个个体,若能在“爱与自由,规则与平等的环境”中,不被学业限制,不被教师操控,不被家长催赶,有机会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若算到大学毕业,经由22年学习,只要跟着自己的心,而不是走那些又蠢又功利的教育路,我相信,那些适合他,他擅长,他喜欢的路径,闭着眼都找到了!而你们不知道,那样的路,想要深入下去,简直就是来自生命的渴望,每个领悟里,只要拥有最高级的匠人匠心,你需要担心孩子自己在人生里不能走远吗?你需要担心孩子人生的幸福吗?
大家好,我是独立撰稿人胡庄,我是一名把育儿研究当专业的全职妈妈,未来想要成为的人是,成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老师那样,具有理论高度,拥有实践经验,同时深入浅出又表达流畅,从心出发的育儿作家。因此,为了以后出的书拥有对于普世价值,除了自己孩子的问题,我还极愿意拓展帮助其他妈妈解决育儿问题。我育儿研究的落点,一直是如何养育出自我实现和幸福感兼具的孩子,这个远大的目标自始至终从未偏离。
儿子豆豆,四岁八个月,女儿菲菲,两岁两个月,我全职育儿已经四年多,一直在成长的路上,如今也远未到终点,但我一路观察,一路思考,一路写下思想在朋友圈。文章欢迎你们转载,同时,也欢迎你们推荐有育儿需要的妈妈加我微信18684881348,它会带给你们两大价值,第一,朋友圈,我会奉上出我最新鲜,最前沿的育儿经。第二,当你育儿上有疑问,又找不到合适的人咨询,欢迎找我,不怕你们丢有价值的问题过来,我会尽心解答你们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