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子
我喜欢电影《芳华》里那一个年代的情感和青春,喜欢原著小说里严歌苓笔下的何小曼(萍)和刘峰。在电影的结尾,他们两个人依靠在一起,坐在碧色寨火车站牌前,萧穗子说出这样一段独白。
“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一个人带来的改变。倒是刘峰和小萍显得更为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原谅我不愿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就让荧幕,留住我们芬芳的年华吧。”
为了寻找那个时代里的芳华,我来到这个边陲小城——蒙自。
蒙自位于云南红河哈尼族自治州,是州政府所在地,是滇南的中心。
作为重要枢纽的蒙自彰显着一种大气,这种大气奇妙地融入进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一点也不张扬却也不含蓄,一切都刚刚好地呈现着这座城市饱满的幸福,让你不知不觉地爱上这座精致的小城。
从大理自驾8歌小时,夜晚7点到达蒙自县城。
这座小城的生活有它自有的缓慢和幸福感,晚饭过后,三人行走在南湖公园边散步,壁灯照射下的湖面和园林,还在静悄悄地迎接着远方的旅人。沿着湖面走进湖中心的亭子里,还能感受到那个动人浪漫的爱情故事带给我的心跳。
如果你说来云南没吃到正宗的过桥米线,那是因为你错过了蒙自。
过桥米线的故事便出自蒙自的南湖公园里。
相传,清朝时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个秀才到岛上读书,秀才贤惠勤劳的娘子常常弄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当饭,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了,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有如锅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鸡、筒子骨等熬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米线在家烫好,而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岛上后用滚油烫熟,之后加入米线,鲜香滑爽。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效仿,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也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久就把它叫做“过桥米线”。
来蒙自,你可以坐在小船上随波漂流在南湖公园的湖面上,即使什么也不做,也可以是美好的一天。
来蒙自,吃一碗菊花米线也可以让你陶醉一整天。
/菊花过桥米线/
早上的蒙自,空气里带着菊花过桥米线的香气,任意穿进巷子里,都会忍不住走进一家老店,去捕捉这个早晨的味道。
这一次,我们选定了一家评价很高的老店——火烧房子菊花过桥米线。
一个超大的容器里盛着一碗香浓的汤,汤中搭配清香的食用菊花,既有药用价值,也有营养价值。15元任选四种荤素配料,20元任选8种荤素配料,配料极其丰富。香菜、豆芽、韭菜、辣椒等小菜根据自己口味添加。自己动手在开水中烫一碗米线加入大锅汤中,米线还可以免费续碗。
在这个过桥米线的发源地,只需要15元或20元便能吃到一碗超满足的米线。它一点也不复杂,也不算精致,但在选料和配料上却极其讲究。
米线的细腻爽口,汤汁的鲜美,配料的丰富讲究,这才是我心中真正的过桥米线。
/碧色寨火车站/
19世纪初,法国殖民地侵入云南,意图通过修建铁路来逐渐控制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云南。法国在中法战争胜利后,逐步逼近清政府,与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逐步取得了在云南境内通商和滇越铁路的修筑权。
滇段铁路穿过云南境内的众多高山峡谷,修建难度极其高,数十万劳工的血汗浸染着这一段铁路。
这是当时云南境内的唯一铁路,1909年通车至碧色寨火车站。
碧色寨火车站被称为“滇越铁路”上重要的一站,火车经此北上可以到达昆明,南下不远经过中越边境重镇河口直达越南海防港。它在历史上曾有过的辉煌仍深深地烙印着每一块斑驳的墙壁上。
碧色寨火车站位于碧色寨小村庄里,是滇越铁路和个碧石寸轨铁路的交汇点,于是它便承担起了云南进出口贸易的繁忙中转任务。1909年,蒙自海关分关和邮电分局在这里设立后,中外商号、洋行等纷纷在这里安营扎寨,商贾云集,也使碧色寨的酒楼茶肆、咖啡馆成了谈买卖的场所。
重要的地理位置,使碧色寨这个小小的火车站里演绎和承载着一个时代里的繁荣和记载着文明的兴起。
但是随着法国殖民地的掠夺,滇越铁路成了操纵的工具,给云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滇越铁路中断了,碧色寨的对外贸易也完全中止了,曾经的繁华逐步走向衰落。
抗日战争胜利后,虽然碧色寨火车站逐步修复,但已物是人非。
走在这个几近萧条的铁轨上,坐在这个历经风雨的百年火车站旁,依然能清晰地交替感受着那个时代里的繁华面貌和风雨后的衰落,那是不可磨灭的时代印迹。
现在,这一段铁路仍用于货运,火车的鸣笛声依然回荡在这个秀丽的小山村里,虽褪去了繁华,却归于朴实和平凡,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存。
碧色寨火车站也依旧完好,时代虽已远去,但一代繁华的记忆永在。
每个人都有一段芬芳的年华,或已远去,或还在,它都一点点地雕刻着我们的成长之路。
青春是我们曾经拥有的一件美好的东西,青春的记忆也如此,美好,芬芳。
愿我们都不再老去,多年后依然拥有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