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人们选公司时,企业的未来往往是首要思考的问题,它会对个体产生深远影响。同样在古代,士大夫阶层选择政权也要率先确定它的前途,只不过他们需要更慎重,一生也许仅有一次机会,但先知先觉并非易事。团队的核心是领导,历史的前车之鉴可以帮古人选政权,也可以帮今人选集体。《资治通鉴》一再highlighted三类团队带头人,提醒人们避免为其效力。在今日的商海沉浮中,这恰恰是从业者甄别团队的火眼金睛,表面风光也许意味着走向衰退,甚至离瓦解仅有一步之遥。
才华只在没用时显现
纸上谈兵“坑”全团
公元前270年,秦军围困赵国阏与城。在包括廉颇在内的赵国武将都认为路远难救时,赵奢站了出来。他以惊人的统治力与军事才能成功击败不可一世的秦军,为国抵御强敌、为家赢得荣誉。十年后秦军在长平卷土重来,可惜赵奢此时已经去世,然而依靠老将廉颇,赵军仍得以支撑。怎奈秦国应侯范雎鬼点子多,他命人放风说:廉颇的守势是因为要投降,秦军真正惧怕的是赵奢之子赵括。赵王此时很“配合”的上了当,派赵括任主帅接替廉颇。这可让赵括的母亲坐不住了。
赵括自幼学习兵法,自诩无人可比。他曾与父亲讨论用兵,赵奢难不倒他,却也不说他有才干。赵括的母亲问其原因,赵奢解释道:“打仗是死生之事,赵括描述的太轻松了。赵国不用他为将则已,若是用他必是覆灭之日。”因此赵王拜将时,其母急忙上书申明利害。在得知赵王坚持己见后,赵括的母亲希望儿子兵败后自己不要随坐受处。
赵括上任之后,秦国暗地将主帅更换为武安君白起。双方第一次交锋白起便断了赵括的粮道,一连几十天断粮让赵括祭出殊死一战。当然他没能活着回来,随他同去的还有赵国全体将士。白起活埋了赵军四十万降卒,加上战死的近十万人,长平一役令赵国元气大伤。
先秦兵法战安史
看兵书打仗这件事竟然在一千年之后重出江湖,并且看的还是一样的书。公元755年底爆发了“安史之乱”,次年乱军逼近长安,唐玄宗出走蜀地。由于逃跑是玄宗仓促决定没有通知臣子,因此出现了皇帝在前面跑,百官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追的场面。在第一批得知消息的大臣里,有一位叫房琯。他在中途普安郡追上玄宗,并因此得到信任与提拔。
随着玄宗在蜀中退位太上皇,将权力赋予身在灵武儿子李亨,房琯作为太上皇的亲信与几位朝臣一道护送传国宝器行册封之礼。李亨就此成为唐肃宗,房琯因为素有名声且陈词慷慨被委以重任。他很快在权力的漩涡中迷失,将平定天下视为己任,其他宰相只得避让。最终他上疏要亲自领兵收复长安。
房琯没有任何战场经验,而他将军务委任给两名同样没有经验的书生。军队的前锋在咸阳陈涛斜与叛军相遇,房琯使用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战法。他效仿千年前先秦作战时采用的战车,并用牛为动力。刚一交战敌军就擂鼓呼喊,平时安安静静耕田的牛哪里见过这场面,被吓坏了,四处奔逃。这一役唐军损失了四万有生力量,而房琯军的全线崩溃仅用时三天。
如果与一位自恃才华横溢,又没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的领导共事,一定要引起注意。不论是殒命的赵括还是苟且的房琯,作为他们的兵士结果都一样。当然与后两类团队相比,加入上述集体危险最低。首先此类TL通常只能做到中层,体系中平级队伍很多,加入房琯的团队可以找机会迂回到郭子仪、李光弼的部队中。其次只要在ta们权利到达顶点前撤出即可,就像赵括的母亲一样。此外,失败还有需要一个重要的外部诱因,就是在这位领导之上需要一位独断专行的赵王或临危受命的肃宗进行配合。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