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分

2022年末,孩子春考前,在一个偶然的机缘巧合下,我们来自本市各区的家长组建了一个高考志愿群。孩子们23年高考后,出分填志愿。我们毫不吝啬地交换信息,相互出谋划策,只为最后一次为自己的孩子做好守门员。

孩子们进大学后,我们偶尔会发发牢骚——我们精心选择的专业,孩子好像并不喜欢;大学生们正在极力的摆脱我们,行踪极其保密,从不主动联系我们家长。

500人的大群,有部分人是不愿意再讨论了,悄悄离群。朋友们又会把亲戚朋友默默的拉进来。因此,我们不但保留了此群,更有“新鲜血液”不断注入,500大关坚定不摇。

24年高考出分。群里一片繁荣,红包雨下个不停。23届的家长忙得不亦乐乎——献计献策。

就在昨天,25高考出分。群里像是开启了直播,有问必答。660的总分,群里最高分597、最低分398。大家对冲院校、保专业以后的就业形势,激烈的讨论着。似乎又把孩子的喜好忘得一干二净。

我是“潜水员”。 我们这个大群里,有23届的孩子不适应大学生活,开启走读模式;有进了自己向往的院校专业,却被大学的课程设置拦在了“门外”;还有正在接受600号的治疗。24届去了外地院校的孩子,祖辈跟去当地陪读。

这是个信息庞大,让人受益匪浅的群,我一直舍不得退出。群里几家欢喜几家愁,每一位家长都在尽力托举。我们甘心做孩子情感发泄的容器;省吃俭用——陪读,每个月8800的房租;名家课程6000的课时,没有人眨眼,没有人心疼。

孩子们真的是寒窗苦读12年吗?入大学里面接着卷啊!

家长们感悟,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烦恼不断叠加。

为人父母不易。为人子女就易了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