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后收到朋友的如下的一张图片:
看了之后,颇为反感。午觉都没有睡着,决定回复一下。于是我又接着图片的小故事又写了几篇:
晒完太阳后,前一种人拿着用自己卑微的工作换来的微薄的工资盘算着在哪买些便宜的蔬菜。后一种人叫来自己的私人厨师,盘算着吃什么健康美味的食品。
因此,人生因此不同于人生,食物更不同于食物……
晚饭后,前一种人在家徒四壁的房间里盖着稀拉的棉絮挨着饿尝试着去睡去。后一种人在别墅温暖的大床上伴随轻柔的音乐安详的睡眠。
因此,人生因此不同于人生,睡眠更不同于睡眠……
三十年后,前一种人带着孱弱的身体,身体因为在恶劣的环境中劳作而带有各种稀奇古怪的病痛,晒着穿透层层雾霾后昏暗的阳光。后一种人在美丽的海岛上,风和日丽,没有污染,晒着温暖清洁的阳光,等待打高尔夫的伙伴。
因此,人生因此不同于人生,太阳总是太阳,但是空气使他们获得的阳光并不一样!!
我的故事讲完了。类似于图片中的故事之前也有见到过,比如富翁与渔夫的故事。将两种人仅仅从一个细节(晒晒太阳,钓钓鱼)进行对比,这样有意义吗?生活是全方位的,人生是立体的,是不仅包含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以及社会认可自我超越等高级需求,不仅仅是晒晒太阳,钓钓鱼,享受生活这么简单。
两种人的理想当然也是泛指。不是说每一个人都要像后一种人那样去读博,去从政,去当部长。我理解那是泛指一种努力,拼搏,奋斗的精神。概括来说,前一种人是享乐,后一种人是先奋斗后享乐。那么,享乐就错了吗?当然没错,我这里说的是享乐主义,是一味的享乐,不考虑未来,不去为生活拼搏,不为将来打算,得过且过。这些,我觉得是不可取的。生活中,享乐一下,比如调节一下自己的生活节奏,把忙碌的生活放慢下来,当然无可厚非。实现了阶段性小目标(当然不是王建林的小目标),庆祝一下,也没有什么问题。主要是自己内心的状态,自己内心的弦不是松弛无度的。
我妄自揣测:一般发这种故事的人属于前一种,他们觉得自己生活的“幸福”,不会像后一种人那样苦哈哈的过了那么久之后才过得和自己一样的“幸福”,然后得意洋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们有点啊Q精神了,在为自己的不努力不奋斗找到“合法依据”。
上面我编的故事,是有些夸张,有些极端。不过,你还天真的相信穷人和富人之间的水、空气、食物还是一样的吗?地沟油、雾霾,水污染,早已将穷人和富人的生活环境隔离开了。不是有新闻报道说一些企业直接向地下水排污嘛!
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选择也不一样,也许我是受儒家的出世精神(齐家治国平天下)影响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