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世间总有一些地方,一些人,让你向往,让你留念。闭上眼有一座城,十月风起,吹落满树的枫叶,一夜之间,穿越千年,是秦淮河畔的不眠酒肆,是乌衣巷里士子瑶琴锦瑟,桃花题扇的风雅。十里秦淮,烟波流转,多少风流。
历史文化沉淀的地方,一景一物,都是故事。南京的风光,多多少少都被赋予了浓厚的历史色彩。从武汉至金陵,两个小时的车程,穿越安徽全境,在高速飞驰的列车上,那个曾经让我魂牵梦遗的地方正在一步步地接近。也许曾是谢安门前的一只飞燕,所以才会对金陵念念不忘吧。
初到南京,第一站便是漾应青春里酒店,从南京南出发,地铁仅仅四站的路程,南京渐渐从迷雾中显露真实的模样。暖色的地铁呼啸而过,那一瞬间的恍惚,像是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里橘色的灯光。从地铁出来,映入眼帘的是数根梧桐,大把大把的阳光挥洒在叶片上,暖洋洋的跑进眼里,沉醉在心里。大理石色的地砖从脚下慢慢往远处延伸,长乐街里仿佛尘封了百年的记忆,飞起的檐角,墨色的风铃,大报恩寺里的钟声在这空寂的巷子里回荡。来到酒店,打开窗是漫天的秋色,秦淮河里画舫随着水流慢慢向远处飘荡,一间小书屋里暹罗猫惬意的躺在笼里,望着日光从柳叶中缓缓溜下。
从酒店出来,转过两三个不知名的街巷,映入眼帘的便是老门东,一个南京风采与美食完美融合的风味街。街角是甜甜的豆腐王朝,再往里走是酥脆的小郑酥烧饼,与之相辉映的是鸡鸣汤包,小嘬一口,浓浓的汤汁伴着热气流进胃里,暖暖的驱散一身的疲惫。再往里走,是吆喝着的盐水鸭,一封情书。就在美食中流连忘返时,转过一个巷子,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乌衣巷,王谢古居,墨水的芬芳,文人的气息在这里达到顶峰。隔着不远是江南贡院,百年前,就是在这里,前后总计百来位状元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
一江秋水,既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时君主的放浪形骸,也有民国时期的绝美爱情故事。从山麓出发,沿着900多步阶梯,一步步走近那个神圣的地方—中山陵。陵墓整体简朴浑厚,从空中看大钟的外形,似在无声的警醒世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紫金山的风从远处呜咽而来,天下为公的牌匾高高耸立,民族、民权、民生镌刻在陵寝之外,先生虽驾鹤西去,精神却万古长存。陈运和在诗《中山陵》中说“孙先生一生就是屹立的一座中山陵,我有幸登上你生命的终点。”
从中山陵出来,向西前行。柏油路的两端是粗壮的梧桐,风一吹,整座山都活了过来,染上秋色的梧桐簌簌作响,摇晃着满树的阳光。不经意间,多少银杏叶落,伴着风,无声的飘落在地,铺满整条路,踩着一路秋色,来到明孝陵。深秋,走在有着600多年历史的石象路上,神兽周边的乌桕、枫香和银杏呈现出红、橙、黄、绿等五彩斑斓的色调,于是一幅属于六朝古都最美秋的画卷,在这个秋天、在蓝天下、从历史中缓缓的展开……
南京,一入秋,就回到了曾经的那个六朝古都。沿着古老的明城墙向前而行,在这六百多年的时光里,无数次风吹雨晒,权力的更迭,战火的摧残这一块块石砖堆砌而起的长城依旧坚挺。曾经的一代帝王却早已抱着他一生的挚爱马皇后前往另外一个世界,后世的神功圣德对于他不过是浮云,他不再是曾经那个登顶九龙至尊的天子,而天下也不再是曾经的天下。城头风起,又是一年草木枯黄。
从明朝的历史中移步而出,一路的枫树慢慢地变成了一路的梧桐,变成那个战火纷飞年代里的铁汉柔情。这里被称作蒋公的柔情,他知道宋美龄最爱法国的梧桐,即使是战火纷争,三大战役失败,前线吃紧,这个男人也没有动过眼色。反而是属下来汇报在主席官邸种树时,他的脸色变得舒展温暖,嘱咐属下南京夏天热,要注意给树浇水,而这一座官邸如今被称作美龄宫,从空中看似一条巨大的彩色天然项链围绕在碧绿琉璃瓦下的美龄宫左右。2003年那个女人最终没熬过时间,106年的时光戛然而止,不知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否梦想着能够回到南京,回到这个曾经浪漫的地方。深秋的晚风一刮,无数的梧桐叶纷纷而落,这座曾经爱情的城堡,如今早已只是一座空壳。
离开美龄宫向西而行,走近灵谷寺。清幽的山谷里是朱元璋当初下令八万多工匠聚力打造的万工池,潭水幽幽,山寺日晚。这是见到的第一座寺庙,站在佛塔之上俯瞰整座城市,南京的城市轮廓在远处变得模糊,钟山的空阔辽远一步步随着视野延伸向远方。张开双臂,畅享自由的气息。来到寺庙,是钟声的渐渐回荡,也是虔诚的信仰在点燃的香中慢慢升华。在灵谷寺前的银杏树下拾一颗果,这是佛家讲求的因,当再次来到这座城市的时候将因埋于树下,期待能够发生更多的故事。
秋日的晚风渐凉,时间转眼间便来到南京的第三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历史终究会磨灭一些东西,但总会有一些悄无声息的留了下来,而这之中,便有排在首位的鸡鸣寺。无数的人慕名而来,许愿祈福,人们常说只要心怀虔诚,来到这里敬香,就一定会收获爱情。沿着寺庙的石阶一步步登上山顶,心中的坚定却一步步在动摇。虽然是来求姻缘,却自己都不知道内心的想法,这一份姻缘,也许还很远很远。就如同上山的路,一步一阶梯,路还很遥远。
踏上这片悠远的土地,三天的时间,从秦淮河到紫金山,从明朝到民国,从风景到人物,从和平到战争,我逐渐分不清这是南京,还是金陵。她用自己双面的人格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的魅力。不温柔,也不可爱,亦不娇美,更不妩媚。她有的只是典雅与高贵。她经历过时间折磨,也叹息过人世沧桑。有过辉煌的历史,也体会过岁月的凄凉。金陵不是柔美,她有的更多的是成熟,是经历过各种变迁的笃定,这里给了我安全感,是武汉没有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