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们读了很多诗,背了很多诗。有些诗句可能一见倾心,有些,虽然不喜欢却因为考试避之不及。那时勤奋背古诗词的我,拖着懒散的音,念起诗来像唱歌一般。偶尔会迷恋电视上深有韵味的朗读,却觉得他们离自己很遥远。
慢慢地,要求读懂“炼字”,读懂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怀才不遇。谙熟套路之后,得分高了,对古诗词的爱才多了一分。在这份虚荣的爱慕之下,偶尔会突然冒出对古诗词不一样的触发。
现在看来,当初确实走了弯路。却庆幸自己走下去了,才有了如今对文字一点点的灵敏度,才有机会离好的古诗近一点。
重新点燃对古诗的欲望是在《中国诗词大会》之后,站在台上的人在古诗词里浸泡后的从容与大气让屏幕之外的我不觉热血沸腾。于是,坚持每天抄一首诗。
有那么一刻,突然被侵袭。
1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群山之中没有鸟的痕迹,山里的小路也没有行人的踪影。一老翁,戴着蓑衣、斗笠,划一叶扁舟,独自垂钓。小学课本里的图画早些年是黑白的,我们都喜欢在上面涂上颜色。唯独对这一幅,无法下笔。不管如何细致地挑选,都不及那一抹浓白与老翁黑色的背影。
如今,我知道那般万籁俱寂,却仍然无法对那孤独感同身受。不时会想起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我喜欢他的率性而为,却总是被“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感动。
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所作。我心里却希望他能与张岱相遇。也许我不懂,才妄说喜欢。
2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南方很少下雪,一到冬天我便开始幻想这样的场面。暮色渐苍茫,风雪欲交加。突然听到犬吠之声,是谁要回来了,还是谁要敲响我的门扉?
夜里,家人会给小孩说故事。开头是千篇一律的“很久很久以前”,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人住在很远的山里。有一天,下起了大雪,他很饿,出来找东西吃。他走了很远的路......这时,家里的门被叩响了,我们一惊,“他来了?”原来是爷爷带着猎物回来。
当我读起这首诗,完全忘了芙蓉山主人。我在等待不会再回来的风雪夜归人。
3
《问刘十九》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新酿的米酒泛着微绿的泡沫,红泥的炉子上,火烧得正旺。天色已晚,似乎要下雪了,能留下来一起喝杯酒吗?
绿蚁红泥,先是颜色上的纯粹,再转换为视觉上的盛宴。搅动酒虫,知心好友,怎么拒绝得了?李商隐有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直为其着迷,期待有那样一个夜晚,围炉夜话,彻夜长谈。
在TVB剧中,常常有这样的对话:“你饿不饿,要不要给你煮碗面?”无言的关心融在面里,在当时,“”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大概就是把豪情把担心放进酒里,在炉子上慢慢地加温。
4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我的童年有很多时间是在松下度过的。在树下听爷爷们讲故事,去采松树里的蘑菇,在松树下等待咀嚼不停的老牛回家。
松下问童子师父的去处,“师父采药去了。”
童子此时在做什么?温习功课还是在打盹?“我”是谁,找师父何事?
《西游记》里石猴离开花果山,寻求长生不老之法。路上他遇到了很多人,皆不能如愿。后来,他在山中遇到樵夫,樵夫给他指了一条路。那时候他还不是齐天大圣,还未习得七十二变,通天之本领。但是,那时候我突然认定他无所不能。
贾岛曾有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我爱极了这简单。
5
《舟夜书所见》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月色不明,渔船上的灯像萤火虫在黑夜中眨眼。微风过来,水面波纹点点,似乎是星星散在河面。
这首诗是武林中高手过招,表面不动声色,气息间胜负已定。读诗,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已经被决斗吸引,挪不开作者构造的意境。黑夜里星星点点的浪漫,散落在天地间的孤独,又带有细细体味的温暖。
有人说,流传下来的诗句,都是把感受揉搓过千百遍,放进几个字里。
深以为然。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