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设计中,产品经理共同遵守的一条原则是「符合用户心智」,即便是颠覆了人类对手机认识的乔布斯,也没有突破用户的潜在认知,比如滑动解锁时的界面、交互甚至音效,让第一代使用者第一次解锁的瞬间,在惊叹的表情背后,也流露出了「手机本该如此」的快感。我们不知道我们要什么,当我们的需求有着落点时,才会说「这就是我要的」。
沿用这样的逻辑思路,我们会把很多虚拟世界中的操作与现实中去一一对应起来,比如电商类,为了解决用户在多样化选购和数量增删以及下单决策往复时造成的时间浪费,我们引入了「购物车」,比如音乐类的「歌单」、社交类的「群组」等等,当然还有本文要说的「收藏」。
什么是「收藏」?
其实「收藏」是非常独特的一种心智匹配,道理很简单,它的动机是一种为了满足内心需求的长时效驱动。在汉语词典中,「收藏」有多种解释,其中一种是这样描述的:收藏是一种对于物品的搜集、储存、分类与维护的癖好。特别关注最后两个字——癖好,这也就是收藏与上述其它例子在本质上的区分,更情感化(我没有否认收藏在功能上的重要性)。有人可能会说,「喜欢」也是情感维度的心智匹配,是一种认可,跟「收藏」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在于「喜欢」仅仅只是认同,如同走在大街上与某个异性对上眼,此后可能与Ta相忘于江湖,但「收藏」是突破信息的时空限制,重建一个新的专属信息框架,随时可以召唤。
所以把这个现实心理模型嫁接到互联网上之后,就发现适用范围特别广,买买买(几乎所有电商)可以用到收藏,看资讯(屏读、流媒体、各类社群等)可以用到收藏,甚至聊天也能用到收藏(真希望表情包的空间可以无限大)。
为什么「收藏」?
从需求上考虑,比如这样的场景:看到一篇关于「面试技巧」的文章,情真意切、字字珠玑,简直切中了老子的痛点,果断收藏,下次再看。这是一种从自我出发的、具有强烈个性化的产品互动,你觉得能改变你人生的文章在别人看来是碗毒鸡汤。
从产品上考虑,一个产品的信息组织完全按照既定的程式,会显得很死板,不仅不能让用户快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易用性差的缺陷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用户流失。用这种快速重现、灵活组织的「收藏」功能,起码让用户在心理上得到了尊重。
从商业上考虑,用户有了大量的收藏行为之后,将在数据库底层积累大量原始数据,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计算、分析后,能有效提升推荐算法的精准度,更好地展开千人千面的运营手段,更何况数据本身就极具价值。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收藏」都是刚需,且是多赢。
「收藏」是「回收站」?
必须看到并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对于不少资讯类的产品,收藏更可能是个被拿起又放下的摆设。只有一小部分用户会复看收藏夹中的内容,把收藏内容全部复查的人,少之又少,大家更多的操作步骤是「收藏->冷却->整理->删除」,冷却就是长时间都没有查阅,等到下次打开收藏夹的时候,就是整理,随即删除。对,这不就是「回收站」的逻辑吗,把不要的东西先丢进去,下次打开确认没用,清空回收站,我们打着「收藏」的幌子,彻头彻尾做了一次信息的搬运工。
用户只是热衷于「获得」
在看到信息所展现出来的价值时,能引起共鸣的用户会将认可转化为行动,原理上跟购物相同,然而不同之处在于,当我们把内容放进收藏夹时等同于拥有,而看到想买的东西,点击「收藏」是无法获取所有权的,必须下单付款,所以把个人衣柜里压箱底的衣服比作收藏夹里的信息流或许更准确些。过低的获取门槛也降低了资讯类应用「收藏」的价值,这个价值,存在于每个人的价值标尺。人们只热衷于「获得」,在这之后,很难再调动当时的心情重新体验,这就是为什么面对收藏夹里诸多自己喜欢过的内容,却没有查看复习的积极性,本能类需求除外(比如三里屯、陆家嘴的小视频)。
现在很多人都呼吁为知识付费,除了是给知识服务者提供持续创造的动力之外,也是给知识消费者能坚持学习的动力,从这一个层面上,付出金钱代价一定会比免费获得有效得多。
「收藏」的尴尬境地
有人要问:既然「收藏」只对少数派有用,留着何用,或说提高获取门槛,让大家珍惜收藏的果实?对于广大用户而言:我可以不看,你不能没有,更不能收费,否则卸载。「收藏」更独特的性质是,运营无效,你不能推送「您有N条收藏信息还未查看哟」,人对自以为掌控范围内的事物是不愿受外界干扰的,也很难针对「收藏」去做活动,最多不过是在功能设计上有些创新,让用户使用更便捷,比如给收藏的内容添加标签自定义,更快速的分类、筛选、检索,支持多格式化的收藏(比如整篇文章、某段文字、某张图片都可单独收藏),跨平台同步等等。但是在功能设计层面下功夫是无法对用户心理起到实质性作用的,它面对的不是效率、易用等明确的问题,而是来自于人内心的问题。
认可「收藏」偏向性
根据知乎上几位数据挖掘大神的分析结果列出的词云,收藏数量高的文章出现的是这一类高频词:「如何」、「怎样」、「怎么」、「哪些」,换句话说,大家更喜欢收藏Which、How类型,而不是What、Who或Why类型,而前者则大多以技能类为主,并且属于生活化、大众化的类型,关键词包含「提高/学习」、「努力/优秀」、「值得推荐」等,工具使用、技巧干货在点赞(或说喜欢)数量上难以与腹黑型、鸡汤类内容媲美,但是在收藏率上却更有优势。
对于大众化的技能,比如日常生活小窍门,大家的理解是用得到,但是记不住,所以用收藏来备份,再举个例子,一篇教你如何穿衣搭配的文章肯定比细说维密的历史有更高的收藏量,因为前者具有切实的操作性,使用场景更多,性价比更高。
价值取决于使用
收藏只是将个性化的内容围绕需求重塑了一个信息架构而已,能有多大效用,带来多大价值,取决于自身,可惜我们总有收藏=拥有的错觉,你不去内化它,它永远躺在那,与你无关。
在这里提几点小建议:
1. 把握「少即是多」原则:太多的资讯跟太少的资讯一样,都会阻碍我们在认知上的进程,所以要保持这样一个意识:尽量让信息数量维持在自己习惯阅读的数量以内。当你打开收藏夹的时候不至于在泛滥的信息中降低阅读和学习的欲望,这就是选择悖论,下拉却不见底的收藏夹,就像考前才把成堆的复习(预习)资料拿出来,把阅读变得索然无味。
2. 时间限制:这是目标管理的概念,但如果你也认为应该对收藏夹的内容有更高利用率,榨取最大化信息价值,就属于目标管理范畴,时间限制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每周都把收藏夹里的内容消化掉,尤其是理解性的内容,内化后即可删除,而记忆性的内容,比如上面说的穿衣搭配技巧,如果不把每一种穿着场合都遍历一次的话,你很难通过阅读就理解这些技巧的内涵,对于这样的内容,可以长久保存,当作「工具箱」随时调取。
3. 现场解决:昨天在公号上看到一篇关于提升工作效率的文章,底部粉丝留言说“收藏了,下次好好学”,作者的回复是“现在就学”。尤其是如何提升类的文章,几乎不存在理解上的障碍,把关键点拎出来,很容易就可以吸收,为什么偏要先收藏,这个动作一旦发生,就变成了历史遗留问题,普遍患有拖延症的我们打算何时去解决呢?所以下次看到想收藏的文章,先看看能不能当场分析、理解,不要把收藏当成放纵拖延的心理安慰,更不要把它玩成了「回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