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津湖》中汲取奋进力量, “解锁”年轻干部成长密码

2022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专门讲到电影《长津湖》片段,其中一位连指导员说:“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年培训班上巧妙引用电影片段为年轻干部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的政治课,也为年轻干部指明了成长方向。

年轻干部要涵养“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精神,做“敢接烫山芋”的“担当战士”。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到“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赵一曼,从“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谷文昌,到“扎根基层、一心为民”的沈浩,他们都是实干担当的典范。年轻干部要以前辈们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不鹜于虚声,不驰于空想,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前行,秉持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年轻干部要勇挑重担、奋发有为,主动投身于时代的洪流,敢于涉足那些“荆棘满途”的领域,勇挑最重的担子,直面最棘手的难题,在担当作为中实现自身价值,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年轻干部要涵养“千磨万击还坚”的斗争意志,做“敢啃硬骨头”的“攻坚尖兵”。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到“用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的黄文秀,从“把泪焦桐成雨”的焦裕禄,到“燃灯校长”张桂梅,他们都展现出无畏的攻坚精神,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决心奋勇攀登。年轻干部要向前辈们学习,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硬骨头”,要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闯劲,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勇往直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努力创造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年轻干部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不要气馁、不能退缩,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在挫折中砥砺前行,在斗争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年轻干部要涵养“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做“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先锋”。从“氢弹之父、国之脊梁”的于敏到“航天巨擘、失志报国”的王永志,从“驱疟先锋创新者”屠呦呦到“心怀稻梁梦的农业拓荒巨匠”袁隆平,他们以“敢为人先”的精神,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年轻干部应传承前辈们的精神,勇于尝试新事物、探索新路径,要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敢于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先行先试,积极推动各项事业创新发展。年轻干部要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不能满足于按部就班、得过且过的“躺平”思想,应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积极进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