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诗人点评(十一)

李龙炳:

李龙炳身上有很多标签诸如农民诗人等,但我认为这样单一的谈李农炳的诗歌是很片面的,抛开其它就诗学而言李龙炳是一位勇于革新创造的诗人他没有停留在对乡村经验日常的写作,他的诗早已脱离了农民乡村的藩篱转而进入了一种生命意识的本质写作。就算有些隐逸式的写作,估且这么命名,真有隔绝于世的隐逸写作?而诗人李龙炳在处理这样的对立关系中采取了一种较为沉稳甚而内敛的方式,我们来看此诗:我清楚身边数千人的生活状态/每个人做的事情基本相似雨后的田野空旷得让人想重新建立一个国家/对应内心更高的秩序/城市对我已没有吸引力/我也不想浪费时间去读城乡结合部的长篇小说/我喜欢乡村短制:像女人雨点般的小拳头/温柔地敲击着大地的心脏《乡村之书》,我们从这首诗中看出李龙炳对于乡村与城市所带来的二元对立并不是那么的紧张,相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非常柔和的一面,虽然诗人说城市再无吸引力,但这种影响是内在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诗人越是这样说越是离不开城市从而在内心达成了生命的默契,没有一昧的去赞歌田园生活,而是带着一种思考,一个现代人的姿态去介入当下中国城市化所带来的二元对立关系。其二,诗人对于人生存状态的一种思考。像这样的诗:现实的答案已经清楚/我要在梦中过完一生/我和我的时代相互躲避/实际上又是石头和骨头硬碰硬惟有舌头压着几千年的浪花/狂欢的语言划着独木舟/打捞被野兽啃过的苹果/我的影子被切割,压碎,搅拌/成为大地的污点多少脚步声被偷听,被录音,被删除。从灵魂深处溢出的诗句,诗人通过一种近乎残忍的解构方式进行生命的追问,时间的拷打无不是对于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度思考。

孟原:

孟原的诗有一种强大的吸附能力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他诗中的那些含着铁屑的点散,倒悬、场景的置换、复合,虚拟,雄辩,智性,异质化构成的语言,语境,应接不暇,眼花缭乱,读后让人陷入巨大的宁静之中,直到从诗歌内部再次发出尖锐的声音,我们才发现这就是阅读孟原诗歌后的回声。而且这种吸附能力所带来的能量深不见底,幽深,直掘人性本身,当然这是诗人早期整体作品的某些方面的特点或诗学理念。而诗人后期作品尤其他的经典之作《我不再写事物》等明显淡化了这种诗写理念,技艺的打磨上更加的精细,语言的运用上更加的干炼简单,精神上更加的澄明,思想上更加的成熟沉稳了。雪一下/人们就都在说雪/雪于是是花朵是忧伤/是呈现给冬的礼物……雪的秘密和关联的/也在人间,一一展开/雪就成为引申的别物/那些洁白和纯粹/那些崇高和正义/也都落在了雪的身上/雪从天空轻盈落下/落下来/雪已是一件沉沉的事物/即便有光亮也很难融化《雪》。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何小竹: 何小竹是第三代诗人代表之一,他的诗幽默,轻松,好似日月蒸馏后的精华,毫无晦涩感。水到渠成,一切都是这般自...
    阿牛静木阅读 3,237评论 0 0
  • 欧阳江河: 欧阳江河‘知识分子写作’代表之一,他的诗给人以极大的冲击力,对于事物的处理能力,当下人们所遇到的际遇等...
    阿牛静木阅读 2,967评论 0 0
  • 向以鲜: 向以鲜:四川万源人,诗人、四川大学教授。有诗集及著述多种,获诗歌及学术嘉奖多项。八十年代末与同仁先后创立...
    阿牛静木阅读 2,555评论 0 0
  • 四川诗人诗点评 阿牛静木:诗歌评论人,民刊《夜行者》主编。 刘泽球: 刘泽球,四川三大民刊《存在...
    阿牛静木阅读 2,934评论 0 1
  • 尚仲敏: 尚仲敏,“大学生诗派”的缔造者,口语诗歌写作提出者践行者,对朦胧诗进行了颠覆性的反叛,是汉语诗歌进程的重...
    阿牛静木阅读 3,10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