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9

中原焦点团队第33期中级班学员坚持分享第 1172天 总约练152次 来访者109 观察员38 咨询师5

昨天《礼记》更新了,开始讲月令篇了。月令是《礼记》当中的第六篇,月是天文,令是政令的意思。古人用一年十二个月当中的天文现象和物候现象,制定出了天子以及各级官员们的行事规范,和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所需要遵守的生活准则。但是在古代月令的重点是在于天子,是需要天子在颁布政令的时候,要与当月的天文现象和物候现象相结合,以保证施行政令的合理性。所以月令,其实是依据天文形式的另一种王制。

月令文化最早是起源于远古时代。当时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的盈缺,观察太阳的运转规律,逐渐地形成了以十二个月为大纲的时间体系,这样就可以方便人们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了。

那古人是观察了哪些天文现象和物候现象,来确定四时十二月的呢?最早期的时候,人们是通过观察植物的萌芽、开花、繁茂、枯落,观察动物的蛰伏、生长、繁衍,以及自然的风霜雨雪等现象,来确定四时十二月的。

但是在当时由于不同地区的森林和湖泊,会影响到这些物候的变化,所以古人又通过观察天文现象,长期地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转规律,然后通过总结,准确地确定出了四时十二月。就这样我们的生活当中,就有了年、月、日的概念。

月令篇就是讲的以每个月来规定天子在每一个月份需要处理的政事,所穿的衣服,所吃的食物,以及每个月所要举办的祭祀和所使用的礼仪,都是要按月份来施行的。

比如在春季的时候,天子颁布的政令,是要以宽厚、仁爱为主,禁止杀伐伤生。到了秋季的时候,万物从繁茂成熟,逐渐走向枯落,在这个时候天子就要以惩罚罪恶,征伐不义的事情为重心。并且还要多举行祭祀,感恩自然的馈赠等等。所以这也体现了古人对于自然的一种尊重和敬畏,同时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所以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生活当中,人们的行为是要顺应自然变化的。

月令的全文一共分为十二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是以月份来施行政事的。内容包含了当月的天文现象,太阳和星象的运转位置。包含了阴阳五行所对应的事物,以及物候的特征。包含了天子的衣食住行,以及所要颁布的政令。包含了宗庙祭祀,农业活动,以及所需要禁忌的事宜等等。

古人通过观察天体运行,对于一年四季十二月二十四个节气,又总结出来了哪些规律呢?

我们都知道一年十二月,由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组成,每一个季节分别由三个月份来组成,而且古人把每个季度的三个月份,由孟、仲、季来表示。比如春季农历的一月就是孟春,农历的二月就是仲春,农历的三月就是季春。每一个月还会有两个节气组成,每一个节气大概会持续十五天的周期。月初为节气,月中为中气。

比如农历一月是孟春,包含了立春和雨水两个节气。到了农历二月就是仲春,包含了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农历三月就是季春,包含了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接下来到了夏季,是由农历的四月、五月、六月组成。农历的四月是孟夏,包含了立夏和小满两个节气。农历五月是仲夏,包含了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农历的六月是季夏,包含了小暑、大暑两个节气。然后就到了秋季,秋季是由农历的七月、八月、九月三个月组成。农历的七月是孟秋,包含了立秋和处暑两个节气。农历八月是仲秋,包含了白露和秋分两个节气。到了农历九月是季秋,包含了寒露和霜降两个节气。最后我们就来到了冬季,是由农历的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组成。农历的十月是孟冬,是由立冬和小雪组成。到了农历十一月就是仲冬,是由大雪和冬至组成。而到了农历的十二月就来到了季冬,是由小寒、大寒组成。

以上这些就是四季十二月二十四个节气的变化规律,每年四季时序的更替,大自然呈现的都是往复循环的规律,而二十四个节气当中,每一个节气都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

比如立春作为二十四个节气之首,也是冬季和春季的交替,这个时候就有着万物复苏,风和日暖的特征,而在立秋时节,阳气逐渐衰落,阴气开始增长,大自然也会由阳盛转向阴盛的过渡。所以这个时候,万物就有着从繁茂生长走向成熟衰落的特征。

古人通过观察日、月、五星,又总结出来了哪些规律呢?其实在古代,古人观测天文现象的时候,是以五星和七政为主要内容。五星是我们肉眼可见的金星、火星、木星、水星、土星。七政是在五星的基础之上,加入了太阳和月亮,所以被称之为七政。

然后古人在观测日、月、五星的时候,是以恒星来作为背景的。因为恒星相互之间的位置,相对是稳定的,所以以恒星作为背景来确定日、月、五星的运转位置。并且还选择了黄道和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来作为坐标,简称二十八宿。

那黄道和赤道又是什么呢?这里古人做了一个假设,比如以地球为中心的球形天空,称之为天球。然后地球的公转面投影投射到了天球上,就被称之为黄道。然后地球赤道的投影投到了天球上,被称之为赤道。所以古人在黄道和赤道附近,又划分出了二十八个星宿,然后再把这二十八个星宿分别分布于东、北、西、南四个方向,每一个方向由七个星宿组成。每一个方向的七宿,并不是由七颗星星组成,而是每一个星宿,都是由若干个星星组成的。然后古人再把分布于四个方向的二十八星宿,联想成四种动物的形象,被称之为四象。

比如东方的七个星宿,被古人联想成了巨龙的形象,所以被称之为东方苍龙。北方的七个星宿被古人联想成了龟和蛇的形象,所以被称之为北方玄武。西方七个星宿被古人联想成了一只猛虎的形象,所以称之为西方白虎。南方的七个星宿被古人联想成了一只飞翔展翅的朱雀。所以叫南方朱雀。而且这每一个方向的七个星宿古人都给它们赋予了名字。比如东方的七个星宿,是由角、亢、氐、房、心、尾、箕,这七宿组成。我们拿最后一个箕宿来举例子,箕宿就是东方星宿当中的第七个星宿,所以叫箕宿。北方的七个星宿。由斗、牛、女、虚、危、室、壁,这七个星宿组成。西方的七个星宿,是由奎、娄、胃、昴、毕、觜、参,这七个星宿组成。南方的七个星宿是由井、鬼、柳、星、张、翼、轸,这七个星宿组成。我们以南方朱雀为例,比如从井宿到轸宿,古人会把它联想成一只飞鸟。柳宿鸟嘴,星宿是鸟的脖子,张为嗉,翼为羽翮,就这样被古人联想成了朱雀的样子,所以被称之为南方朱雀。

除此之外,古人还会依据阴阳五行十天干、十二地支,来对应四季十二月。古人的智慧实在是太牛了!

天降甘霖解旱情

今年的气候异常,几个月来,天空像是被一层无形的薄膜笼罩,少有降雨的光顾。阳光日复一日地炙烤着大地,空气干燥得仿佛能点燃一根火柴。田间地头,庄稼和菜地都遭受了严重的旱情,叶片卷曲,土壤裂开了一道道触目惊心的口子,仿佛在无声地呼喊:“水,我们需要水!”

种地的心急如焚,他们知道,庄稼是他们的命根子,是全家生活的指望。面对旱情,他们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纷纷行动起来,浇水抗旱。有的用抽水机从河里抽水,有的肩挑手提,从远处的水井中取水灌溉。尽管这样辛苦劳累,但看着庄稼一点点恢复生机,他们的心中还是充满了希望。

然而,人力终究有限,面对大自然的严酷考验,人们还是显得力不从心。就在大家感到绝望之际,天气终于有了转机。由于冷暖气流的交汇,天空终于布满了厚厚的云层,加上各地人工增雨,紧接着,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风呼呼地吹,雨哗哗地下,空气中散发着泥土的味道。

虽然这次的降雨只有几个小时,但对于饱受旱灾之苦的大地来说,却如同天降甘霖。雨水滋润了干渴的土壤,让庄稼和菜地重新焕发了生机。叶片逐渐舒展,土壤也慢慢闭合了裂口,仿佛在欢庆这场来之不易的雨水。

农民们站在田埂上,看着这场雨,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知道,这场雨不但解决了旱情,还给他们带来了希望。种菜的老人们再也不用每天为菜地浇水了。

这场雨不仅滋润了大地,更滋润了人们的心田。它让人们看到了自然的力量,也让他们更加珍惜每一滴来之不易的水资源。在未来的日子里,人们将更加努力地保护环境,让大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

曾经有伟人说过,人定胜天。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对于种地的人们来说,很多时候都是人靠天吃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