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7

在人际交往中习惯性被动的人中,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社交焦虑者。对他们而言,“主动”在操作上就是一件高门槛的事。

社交焦虑者的消极被动主要源于两个方面:对外界评价的过分在意和过度解读。于是选择被动再被动,来避免触发自己的焦虑和恐惧。

• 对他人的眼光的过分在意,源于被动者过剩的“自我意识”

这种感觉是非常不舒服的。在下意识的遐想中,自己仿佛一直在被“注视”着;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一举一动;不断审视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在人群中会有种“所有人都在看着我”的错觉——都是“自我意识”的体现。

自我意识弱的人,更容易达到“忘我”的状态。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在需要展现自己,或是该为自己发声的场合,他们可以暂时忘记“自己”的存在,去表现自己,达成自己的目标。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他们在人群中没有背负着那么重的“偶包”。

而自我意识高的人,则常常在人际和关系中产生羞耻和尴尬的感受。“主动”带来的不确定和不安全感,会让他们时刻处于煎熬之中——“是我说错什么话了吗?”、“我现在看起来一定很蠢”、“人家根本不想理我吧”、“我为什么要主动丢脸”……

因此,他们在人前更不容易放开,显得拘谨而被动。他们相信,只要不主动发起,自己就大概率可以避免这种侵入式的反刍思考,避免尴尬和羞耻感的折磨。被动对他们而言像是一种不得已的自我保护。

• 过度或错误解读人际中的信号,源于他们不健康的归因方式

举个例子,如果他们在鼓起勇气和对方说话时,没有得到对方热情的回复,他们就会倾向于将此解释为“一定是我太无趣了”(而不是“对方可能正在忙”),并且以此来对所有类似事件做出整体的预判——“我主动搭话都是这样的结果,别人都会像这样觉得我厚脸皮”。

——摘自《你主动一下会死吗?| 研究:ta为什么是个这么被动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8-06-07轻松成为效率达人18-笑来老师的高效技巧9-不写就出局第十九篇 有的人轻轻松松就能全部兼顾,有...
    戴维O_O阅读 3,736评论 0 1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困惑: 书和文章都看了那么多,为什么平时能用到的那么少呢? 我们现在学习,还需要向读书...
    samge阅读 2,880评论 0 0
  • Git服务器搭建与使用 前言 Git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可以有效、高速的处理从很小到非常大的项目版本管...
    Q发阅读 4,716评论 0 0
  • 我是一个读食品专业,做食品检测的资深吃货。在大学期间看到甘肃礼县花牛苹果滞销,本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一箱,从此,一家...
    小燕_f22d阅读 663评论 0 0
  • 早上好#易效能 # 蒋小园 2017/07/06(231/300) 【不忘初心,坚持始终】 健康:作息《昨晚今早》...
    圆圆jXY阅读 1,07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