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笑言
我是一个有轻微社交恐惧的人——明明肚子里有货,可就是说不出来,一说不是跑题就是词不达意。后来,我就慢慢琢磨如何用最少的话、最短的时间把事情说明白,这样就能避免“口不择言”。
在这趟“精准表达主题营”之旅,我一边学习,一边把以前零散、模糊的想法梳理了一遍,发挥优点,规避缺点,让以后的努力方向也更加明确、精准。
一、精准表达的极简意义
由于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如果我们不加选择,就会时刻处在一种纷繁复杂之中,特别容易浪费时间。可是,浪费自己的时间是颓废,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道德问题了。所以,大家都在寻找不浪费的办法。
目前很流行极简主义,衣橱里只留十件衣服,房间里不要过多的家具等,目的就是为了把生活简单化,让心思凝聚到一处。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收拢心神,也能够活得更加明白、更容易成功。
我想,精准表达的意义也在于此。过多地说话是种妨碍,啰嗦的文字对读者是种折磨。精准,能让一切清晰起来。
所以,冯友兰说:人必须说很多话,然后学会保持沉默。
沉默的是内涵,表达的是精准。
二、聆听:从优势到劣势再到优势
因为不擅长说话,性格又很被动,于是我就发挥聆听的优势,发现很受用,我也能在一个谈话的氛围中存活下去了。
当别人侃侃而谈的时候,我就安静地喝茶、聆听,时而点头表示赞同,时而皱眉表示疑问,我面前的说者就会更有讲下去的欲望。
这样,从上学时代起,我就成为周围人的倾诉对象。记得有一个舍友,那会儿正在谈恋爱,每天晚上约会归来都会兴奋地跟我分享她的快乐。我自然也非常愿意聆听,但是,无止境地表示愿意,结果就是常常一聊就到后半夜,大大超过了我的作息时间。这让我很苦恼。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研究了一些心理学,认识到这是由于我不会拒绝的性格因素在起作用。可是,硬梆梆地拒绝别人不是办法,需要一些策略。
蔡康永在他的《蔡康永的说话之道》里提到,你作为一个聆听者,是一直点头的老好人呢?还是时不时提点异议的那个?毫无疑问,能够表达自己主张的人,其实比一味表示同意的人,更受欢迎。
吸取这一点,我再聆听的时候,就会主动提一些自己的看法,赞同的话就提深一点的问题,不赞同的话就表示异议。这个做法就像是激活法一样,让原本单向的谈话变得丰富生动起来。而我,也在提意见和得到反馈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迅速分析、洞见问题的逻辑能力。
当然了,能自如说话的我,最后说那句“今天到这里吧,我要睡了”就会自然而然,不着痕迹。
三、精准的力量
比如,鼓励和赞美能让人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那如何才能让赞美更有效果呢?这就不得不说精准的力量:
001精准具体的赞美更有建设性
就譬如我们做家长的鼓励孩子,有两种方式:“你太棒了!”和“你这个题比昨天有进步,很好!”哪个更好呢?第二种,因为精准、具体。
赞美的精准,不仅代表了你的态度,还代表了你的用心程度,更重要的是对对方有实际建设意义。
002赞美和建议更搭配
在行动营七期做管理员的时候,经常会点评老铁们的文章、做法、说话等,当然了,是以鼓励和赞美为主。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我的赞美一定是在夸奖具体的同时,再赠送一两个小建议。
比如:“你今天的文章写的好棒啊!有故事、有感想、有启发,要是把排版再美化一下就更好了。”
再比如遇到同事,要赞美她的连衣裙漂亮,我会说:“这个连衣裙颜色特别衬你的脸色,我觉得这个圆领可以改成V形领,会更显脸小。”
适当挑一点小刺,不仅不会让你的赞美贬值,反而会更显得有观点、有份量。
精准地表达还是粗糙地表达,表明了我们对生活的洞见程度。模模糊糊地说话,可见平时也浑浑噩噩;准确有力地表达,就显见我们平日对自己修养的重视。
总之,精准表达的利器很多,在我看来,就是要本着一个原则——极简,扣住自己的优势——聆听,发挥精准的力量——具体和洞见。
精准表达,不仅是表意和传达,还是我们自身的一种前进姿态,是认真生活和极致践行的宝贵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