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弱肉强食,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似乎永远不会过时。
我们可以庆幸的是,现在不用再靠身体上的对抗,与对方肉搏来体现自己的强大。毕竟双方都受到身体上的伤害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但上帝关上一扇门,就会重新开启另一扇门,在这个即将进入智能化的时代,我们在智商的比拼中,竞争之激烈,手段之残酷,远非农耕年代的游牧民族所能想象。
那么,在这样一个奇葩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彰显自己的实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深刻体会了这一点后,你会释然许多。放下该放下的,抛弃那些该抛弃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用水滴石穿的精神将它发扬光大。
历经这么多年岁月的洗礼,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喜欢的和讨厌的东西。兴趣是位好的老师,回顾我们引以为豪的事情,多半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不可能穷尽天下的真理,更不可能接触到所有的东西,所以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要尽可能的在最短的时间内延伸自己的触觉。此外,一个经历得越多,也越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而我们要找的核心竞争力,往往就存在于自己的兴趣之中。
对于核心竞争力,孟岩先生有过这样一段注解:
我观察圈子里很多成功和不成功的技术人,提出一个观点们那就是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他独特的个性知识经验组合。这个行业里拥挤着上百万聪明人,彼此之间真正的不同在哪里?不在于你学的是什么技术,学得多深,IQ多少,而在于你身上有别人没有的独特的个性、背景、知识和经验的组合。如果这种组合,1.绝无仅有;2.在实践中有价值;3.具有可持续发展性,那你就具备核心竞争力。因此,当设计自己的发展路线时,应当最大限度地加强和发挥自己独特的组合,而不是寻求单项的超越。而构建自己独特组合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实践,其次是要有意识地构造。
多元化的社会,专才已非往昔般炙手可热,通晓各领域的人才才能玩转21世纪。
当然,找到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只是刚刚开始,这个社会优秀的人太多。如果一直靠着自己原本的知识体系来维持,那只是混吃等死的节奏。凡事变则通,通则久,百年老字号虽然有其光辉的一面,但更多的是无力做出改变的无奈。我们总爱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或事抱之以最崇高的敬意,可有谁能保证真的是后无来者呢?记录就是用来打破的,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潜能。有句话说的挺好,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别是智商,最大的差别是坚持,一旦松懈下来,就是给对手超越自己的机会。
所以,选定好方向,朝着它一直努力的奔跑下去,你会收获属于自己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