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一篇关于教育心理学的文章,文章说,小孩子发呆其实还分三种情况,一种是:上课时的发呆,可能是他已经学会了,觉得无聊。第二种是:他根本听不懂老师讲什么,很痛苦,开始跑神。另外一种是:他可能已经完成了一个学习的过程,正在天马行空的进行思考。这个时候,不到万不得已,大人不要打搅孩子。还有研究表明,孩子每天发呆5分钟,还可以减压。
然后我就想到,最近一段时间,好几次会看到女儿在发呆,我都打断了她,问她:你在干嘛呢?现在回想起来,有一些内疚,或许她正在想一个有趣的事情,产生一种新的灵感,我这么一喊,岂不是打断了她的思路?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不断从不知到知的过程,我想孩子们也是一样,大人们给孩子们讲了很多道理,还是需要她们去体会,去顿悟。真没想到,原来一个发呆还有这么多学问?
高总在财富课堂上说过,人的大脑其实是有缺陷的,会有太多情况我们并不了解。一个发呆都分三种情况,更何况其他复杂的问题呢?所以再次想到萌姐在高总的财富复盘课上说的,不要通过表面现象去评判,多多理解。想想以前的我也曾是一个会通过表面现象作评判的人,无意评判他人后就贴上了标签,后来我发现,表象和本质有很大差别。
多多理解他人,胜过去评判。毕竟大千世界,万物都有万象,一万个人也会有一万种性格和秉性呢,不是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