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青岛赵岩中医分享"胃不和则卧不安",深受启发:
一、胃寒、胃炎、胃溃疡等,可以影响睡眠。
"胃寒",观想一下,类似有个冰块在里面,东北方言描述"心里瓦凉瓦凉的",手脚瓦凉都睡不着,何况里面凉呢,肯定影响睡眠呀。
"胃炎、胃溃疡",炎症,疼痛,疼起来,也是睡不着的。
二、导致"胃不和"的日常行为
睡前或晚餐,饮食生冷寒凉之物,我们平时工作生活都喜欢适宜的温度,胃工作也是如此喜欢呢,你咣一下装进些凉寒的东西,胃冻僵住了,还咋干活呢,那还不得首先花时间慢慢缓过来,消耗一部分体内能量,待温度升起来才能干活消化食物呀,想想人家胃能"和"吗?
晚餐呼呼吃一堆肥甘厚味或者临睡了再时髦浪漫一下加顿宵夜,一高兴或者为了补偿自己,又吃撑了,活太多了,到睡觉点了,胃的活还没干完呢,周围兄弟脏腑都休息了,脾胃还有一堆东西在堵着,等消化呢,想想人家胃能"和"吗?
成年人自己爱生气上火的、完美主义者标准高严格苛刻、焦虑、爱较真,情绪上的状态,导致肝不高兴了,肝不痛快了,就过度克制脾胃,弄得脾胃真没"脾气"了,干不动活了,胃无法"和"呀!
爱折腾自己的成年人,往往也不放过家里的孩子,而且不分时候的数落孩子。吃饭批评孩子、睡前批评孩子、晚上辅导作业怒吼孩子,不谙世事的孩子,当耳旁风一听就过了还好,关键有一部分孩子会将批评装心里,就会影响孩子的脾胃消化吸收能力,胃"和"不起来。
三、"胃不和"题外话
脾胃是一家,不仅仅主消化吸收。脾主思,主意,意识思维活动。"胃不和"直接导致"脾不升",脾气不足,意识思维活动就弱,学得慢、不灵活、不开阔、不会举一反三。由于脾气不足,根据脏腑关系脾土克肾水原理,脾土管理不好肾水,肾水无谓消耗,肾主恐、主志,又会惊恐不安,意志力、记忆力下降,就更影响学习能力了。不仅影响学习成绩,还会阻碍孩子自信心、融入社会、与人交往、处事能力……
《黄帝内经》讲"胃为万病之源",胃"和"真真重要
孰轻孰重,该如何梳理调整做事方式,以什么样的心态做事,相信有人会看懂。社会发展至今,对孩子而然,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孩子而言,保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平和乐观的心态,早点认清社会运行规则和人性,同样重要。保持一份清醒,带着觉知的学习、工作、生活,想必会快乐很多,轻松很多,容易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