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自媒体时代,信息游戏互联互通时代,资讯发达也带来更多沉迷机会。
寻求清净似乎也就增加了难度。
由此可以理解过去中国独特的道家佛家出家人的现象,用专用术语说叫做出世间。对立于我们所在的人世间,似乎可以逃避世间俗事,专心修行。毕竟远离尘世,四大皆空,有助于修养身心。
然而正因为如此,注定那些离家修养者未必可以实现目标,因为那样的环境下只是“有帮助”而已,是否身心明净在于个人自性通达而非放下外界纷扰。
也因此,古人慢慢总结出释儒道的适用范围,儒家用于世间奋发向上,道家用于延年益寿,佛家可以空心静悟,后两者似乎适用于出世间。
如我们绝大多数普普通通百姓之人,深处世间纷扰中,“一夜千条路天明卖豆腐”,每天面对吃喝拉撒油盐酱醋,无尽琐事无穷繁杂,注定要想想这些矛盾处到底如何不矛盾。
世间出世间注定对立统一矛盾冲突嘛。
沉迷于群里讨论事情,或者生活时刻存在的事情,无法清净?
当然不是,所谓世间生活原本就是纷扰杂乱,叔本华也才一语道破欲望乃人之自身。可以说,世间生活就是欲望生活,出淤泥而不染是追求而非真实。
由是可知道,所谓出世间不可方便而已,也可以说是特意躲开生活,并不能解决生活问题。
唯有承认世间生活真相,承认欲望需要的真实,才属于直接面对,就如同鲁迅说过的“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不去躲避,不去臆测,不去逃离,算是最好生活态度。
也因此,世俗不是贬义,脱俗不是高贵,世俗的当下发现生活的乐趣才是智慧。
因此细读中国禅一书,会发现中国特有的生活化的禅宗之可爱,自性具足,随时可求,随缘可成。
如同对待孩子,父母很多看法观点未必高明,可能更多还是自我中心主义,假借爱的名义行使粗暴干涉之压制。你放手,给予自由空间,任他绽放表达心声,有何不可,更可以澄明内心,自在发展。
你讨厌的,正是你喜欢的;你烦恼的,正是你追求的;你不屑的,更是你自有的。
世间~事多~烦恼~世俗,拥有这些才是幸福的源泉,好好珍惜吧,没有人会打扰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