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小霞 参赛编号566
1.
日前坐公交车,在车上听到两个司机在聊天。
司机A说:“听3号线司机说,上个月才领到2000多的工资,都不想干了。”
司机B应道:“别听他们的,他们什么时候说过实话。真不知道他们出于什么心思说出这样的话。”
“可能是真的。3号线很多老人坐车,有时开一趟都上不到10个年轻人。”司机A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2.
在广州工作的堂妹说她很久都没坐公交车了。
她大部分时候坐地铁出行。如果出了地铁之后离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就选择骑共享单车或者用滴滴打车。
她这样的出行方式与我的相似。
选择公交车出行往往要等上一段时间,假如要换乘,花费在等车上的时间会更多。如果出发点和目的地离公交车站有段距离的话,很多年轻人更愿意使用滴滴打车。
因为这些原因,很多年轻人不愿坐公交车。因此,车票收入会少很多,而在我们市区,60岁以上的老人是免费乘车的。公交车司机的工资无非是来源于车票收入,当工资收入下降至3000以下,这些拿着A字头牌照的司机们就坐不住了。
3.
公交车司机的工作遭遇挑战,使他们面临生存压力的不是刁难他们的上司,不是更有竞争力的同事,而是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
这就是这一时代的特性,使你的工作遭遇挑战的不是具体的某个人,可能是一个疯迷的app,可能是一种全新的消费模式,也可能是一个工作系统的变更……
出租车行业的衰败是因为滴滴打车的出现,方便面销量的急剧下降是因为外卖行业的兴起,扒手遗憾地退出江湖是因为移动支付的出现,销售自行车门店的大量关门是因为共享单车的便利……
4.
脱口秀节目《晓说》有一期谈及一个视频,空中客车公司通过这个视频表达了对未来出行方式设想,也许未来这一设想真的可以由一款名为“乘客胶囊舱”的自动驾驶概念车实现。
高晓松的说法是:若这一设想成为现实,未来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车厢,人只要呆在车厢里就可以和外界联系。走陆路,可以叫一个底盘带着车厢到达;飞空中,就会有无人机带着车厢飞往目的地。车厢就是你的私人空间,你可以不受打扰。
倘若这一设想成为现实,根本不需要司机给我们开车。你也不需要房子,因为你可以在车厢里面吃,在车厢里面睡,房子对你而言是多余的。这样的话,花几百上千万买北上广深的房子也许就不那么明智了。这样房地产业就可能被干掉。
不要以为这样的设想是危言耸听的,挤压你生存空间的敌人来自四面八方。
这个时代的产品更新换代非常之快。
2017年3月10日,空客公司发布了这个视频来传达这一设想,2018年3月就在日内瓦车展上展出了这一款概念车。这车名为奥迪飞行车,是空客公司与奥迪联合展出的。发布设想到生产出实物,仅花了一年时间。
也许用不了十年,这款概念车就会出现在我们生活当中。届时会有相当多的人失业,他们会成为被时代抛弃的人。
5.
像文章开头提到的公交车司机,他们大多冲着稳定去做这份工作。上班有惊无险,下班优哉游哉,总想着这样安安稳稳地过这一辈子。成长,似乎跟他们八竿子也打不着关系。当挑战来得猝不及防的时候,他们只有惊愕的份。
如果正在看文章的你不想成为被时代抛弃的人,主动成长是你要做的最好的选择。
那么,如何主动成长呢?
首先,你的就业不能只局限于一个点的层面上。
局限一个点的层面上意思就是只会做一种很具体的工作,比如公交车司机、厨师、前台、出纳等等这些单一的工种。
若你的就业只局限于一个点的层面,那么你就很容易被干掉。
你必须向线的层面上去发展。比如你是厨师,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也要在工作之余去了解行政总厨的工作,或者砧板你也做的得心应手,那么你就不会那么容易被干掉。
为什么呢?因为你一专多能啊。这时候你的就业就处在了一条线的层面上。你在团队中就更有价值,更能抵御风险。
其次,拓宽你的视野,提高个人格局。
当你立志在一个行业发展的时候,不但要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还要走出去,认识更多走得比你远的、站得比你高的人。
认识这样的人,不是让你和他们拍照留念装逼,也不是叫你和他们交换资源(你现有的资源还不足以和他们匹敌,资源交换是无从谈起的。),而是通过他们的分享让你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这样你的关注点就不仅仅是在一个小的圈子,你会想得更宽,看得更远,格局就会慢慢提高。
最后,坚守底线,保持专注。随着行走的世界慢慢扩大,你所面临的诱惑会越来越多。这时候,坚守底线才能保持专注,否则你会与初衷背道而驰。
6.
本文标题中的“敌人”二字来自黑森林法则的启示,因为那些对生存怀有恐惧感的人来说,任何人都可能是他们的敌人。
所以他们时刻保持警惕,砥砺前行。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