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网上看见有人讨论如何看待“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获赞最多的一个答案中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很好:
明明是,有趣的灵魂多如繁星,好看的皮囊才是万里挑一。
相比有趣的灵魂,美貌是更稀缺的资源。
相比有趣的灵魂,美貌才让人趋之若鹜。
大多数有趣的灵魂掩藏在平庸的皮相之下,人们发现不了,也没有机会去发现。
而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绝大部分交流,是很浅层的,根本触及不到灵魂。
作者:Reika来源:知乎
我也是点赞者之一。
的确,很多很多的时候,好看的皮囊是通往发现有趣灵魂的通行证。对于人类来说,天生丽质就是上天的慷慨。
而作为一个做书者,再类比书,能够为书赋予好看皮囊的不是上帝,却是编辑和设计师。
好在,虽然基因的秘密不可破解,让一本书漂亮、名字别致倒是可以努力的。
于是,每次在如何取一个书名,将一本书做成多大开本,选一个什么样的封面等等涉及一本书皮囊的事情上,我们才思前想后,广泛求证,纠结不已,因为这些是我们做的和这本书的命运有关的事情。
福柯云:“书籍枉为人们手中的物品,白白地蜷缩在这小小的将它封闭的平行六面体之中,它的单位是可变和相对的。当有人问及它时,它便会失去意义,本身不能自我表白……”
一本书,站在书架上,它就是一个封闭的平行六面体,它不会说话,不会表达自己。而书名、文案、封面是就是它内容(灵魂)的代言。
所以,让一本书有更漂亮的封面,和更有吸引力的名字,这一切,不过是召唤读者欣赏它的内容,抵达它灵魂的努力。
最近在改版修订一本内容超赞的法律应用图书,最大的挑战就是取名。
上版本书的书名是《刑法适用指导与疑难注解》。有不少读者反映说,名字太长,想推荐给别人时,书名都根本记不住。于是,想到改个书名。
考虑到“指引”“指导”“指南”“解读”“解答”“解析”“评析”“详解”“精解”……熟悉的字眼被一用再用,逐渐丧失诠释独到内容的能力。
这次,就大胆地舍弃了常规套路,参考了它的外号——“全厚细”,取了一个奇特的名字——《刑法全厚细》。
恰好这本书有宽厚的书脊,因此有足够的空间,让我们把这个背后的小故事讲出来:
当然,重头戏是内容,看!又帅又有趣的灵魂都在推荐它:
为一本工具书打造了这样一幅奇特的皮囊,是因为我们希望它在书架上是与众不同的,并且,我们相信只要吸引书架前的你为之驻足,翻阅,发现它如此详细。然后,你会爱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