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我厚着脸皮写一个非常非常自恋的主题,大学三年多来,我从不同的人那里听到过一些关于我优点和缺点的评价。
我这个人其实有很多缺点,有时太过外向而变得聒噪;有时太过热情而变得浮躁;有时太过执着变得顽固;有时太过自信而变得自恋;有时太过独立而变得自我;除此之外我还缺少逻辑,天马行空,浅尝辄止……像我这样的人,有多少人和我一样。
而关于优点,大家似乎都提到了这点:我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我最佩服你的是,你好像都不用脑子思考,就能表达出很多你想说的话。”——WW
“ctd请你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听说你读过很多书。”——思政课老师
“ctd 是我见过的最外向的女生,在任何场合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YY
“ctd这样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我相信一定会伴随她走很远的路。”——专业课老师
“口吐莲花。”——恩师
……
听到这些评价,我内心自然是巨开心哈,但是要说我看过读过很多书,我就感觉很“冤枉”和惭愧,20岁之前,我主要就干了这三件事:接受应试教育、刻苦训练和吃喝玩乐,我就没耐下心完整看过外文小说和四大名著等世界经典著作,当然那时我也不感兴趣。我完整看过的书用手指头都可以数得过来(具体就不报数了,略感丢人),也就是这一两年,我才慢慢养成世界上最怡人的习惯——读书。
其实我自己也非常感慨,小学初中高中的我,在课堂一直是畏手畏脚的学生,头埋得很深,深怕老师点我的名,让我回答问题,因为我很多时候实在是“无言以答”;我也害怕和不喜欢跟老师长辈交流,深怕他们觉得我的想法是错误的和幼稚的,而给他们留下负面印象。可上了大学之后,一切都变了,就像被施了魔法,我总是勇于乐于并善于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老师同学交流彼此观点,当然我的部分观点是缺少一定的严谨度和逻辑性的;我甚至成为了一个擅长演讲、展示和主持的人~这些改变我自己都觉得很神奇,这是为什么呢?
#有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有的人“能谈笑风生”、让人感觉“充满洞见”,而我却不行?
#为什么你看了很多书,却依然没有洞见?
下面是我思考后得出的答案,认真看了这篇文章朋友,希望对你们有所卵用。
我喜欢在大脑里构建知识联系
就像我刚才说的,我压根没有看过很多书,甚至比大多数人看的还少,可是我却能在很多场合“谈笑风生”(当然质量有时候可能不佳哈哈哈,还在努力中~);我初中高中,从来没有补过课,也没有多刷过题海,只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基本作业,剩下的时间就是刻苦训练和吃喝玩乐了,但我的考试成绩也不比别人差。
所以很多人充满洞见,往往并不是因为他们接触了更多的有用的信息,找到了更适合搜知识信息的网站,或者在前辈那得到了一份绝佳的书单,而是因为他们看书和处理信息的方式与众不同。
我读书或者阅览网上碎片化的文章时,当我看到一句特别有用知识的时候,我就想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用这个理论解释。
比如当我了解了一个果酱的心理学实验(感兴趣的可以百度一下),提出一种“决策瘫痪”的现象:指选择过多的情况下,人会因为对比选项耗费的过多精力而直接放弃做决策。就联想到难怪我每次去餐厅、咖啡店或奶茶店,看完菜单我都不想做选择,直接模仿朋友或问商家一款销售的最热门。
比如当我了解到这样一句话“人的爬行脑(控制人的欲望的那部分大脑)更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信息”,就像前几年流行的雷军说的“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比起“只要抓住机会,即使你能力不高,也更有可能成功”这样抽象的理论,前者视觉化的表达,更容易被人记住和传播。于是我就受益匪浅,不再写一些枯燥的观点和抽象信息,努力培养自己写视觉化文案和演讲稿的能力。
再比如根据perspective taking理论,人考虑问题的习惯性先从自己出发,而不是对方出发。使得我上次和室友吵架闹矛盾时,能更快地冷静下来分析问题,并承认自己犯了“perspective taking理论”的错误。
我读书或者阅览网上碎片化的文章时,当我遇到一句特别打动我的语句时,我就会立刻回忆共鸣性的现象。
比如我看《人性的枷锁》这本书的时候,里面有句话是这样的“他不求懂得什么,只要像鹦鹉学舌一样记住就行”。我就立刻想起了我们的应试教育,应试考试,我们这群学生当了多少年的鹦鹉了?可怕的是,到现在为止,一群大学生,一遍乐此不疲地当着鹦鹉,一遍抱怨“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
所以,真正导致人与人之间知识水平和表达能力差异的,往往不是书单厚度和知识数量,而是知识联系。
我读书很“功利”
很多人一听到“功力”的这词就避而远之,可我觉得换个角度,这次至少是个中性词。曾经有一个朋友和我说“我做这些事,有些人会觉得我很功利,不过我也无所谓,自己做自己的就行”,我无意中想了一句安慰他的话,却顿时觉得自己说得好有道理,“你可以这样理解‘功利’,你在组织里付出了这么多‘功’劳,那获得一些‘利’益是理所应当的。”
读书也是这个道理,我读这些书,除了兴趣以外,当然也是希望能派上用处了:这就是我读书的出发点,所以说我读书很“功利”。
当我看到一句很有用的道理,遇到一句有共鸣性的语句或一段故事,我总会很顺利地记住心里,因为我要用它,我有时会自然而然地预想:我可能会在什么场合,什么话题下用到这句话。
因为很多人的问题并不是缺乏知识,而是到了某个时刻想不起应该用什么知识。
如果你能拥有这种“功利”读书的心态和提前设想的习惯(将来我可能会用这个知识解决什么问题),你就可以形成一种“自动触发”,遇到某个问题,也可以很快反应出相应的知识。
我有时会要求自己看不合乎自己口味的书
蔡康永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如果只看合乎自己口味的书,那你永远只能知道你已经知道的事情。”
我的读书口味可能正好和别人相反,我一向不太喜欢看国外经典文学小说,因为书太厚,没耐心看,而且整个故事的语境和发生环境让我非常陌生,每次看都很难进入书中的状态。但我很喜欢社科人文心理类的偏理论类的书,因为当我get到一个新的理论的时候,很有收获感。
但是梁文道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看他看得懂的书,那表示他其实没看过书。看读不懂的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所以,你可能会说“不喜欢的书,我真的读不下去啊。”“有些书,读不懂,很难进入,所以不想看。”但是鲁迅先生说:“非啃不可的书要硬看。”
所以我利用空闲时间看了很多“杂乱无章”的文章,顺便写写“418杂说铺”。
我发现我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
可能从大三开始,我突然发现我总是会问“为什么”,别人可能回答我“这有什么为什么的”!在别人停止思考,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习以为常的时候,我试着积极探索答案:这也是我创“418杂说铺”的初衷,想见证自己和朋友日常关注点和思维能力的变化。
但我看到杭州的大街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的骑行者,我就好奇自行车曾经的夕阳产业怎么就又火了起来,于是写了《共享单车10年内一定灭亡!》;当我由衷地觉得酒那么苦那么涩那么难喝,可为什么有好多人喜欢喝酒,于是写了《我说酒有点难喝,你说酒里有故事》;当我看见好多人总是乐此不疲地在朋友圈炫耀着吃喝玩乐的经历,我就忍不住分析了一下《为什么我们喜欢在朋友圈晒玩、晒吃、晒自拍? 看看你中了几条!》;当杭州发生了惊动微博和朋友圈的保姆纵火案的公共事件的时候,我就思考这到底谁犯错了,犯了什么错了,于是我写下了自己的观点《失火的豪宅:不要再将“不应该”变成“很正常”》……
其实我做的这些思考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也乐此不疲。实际上,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历史上很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是大多数人在对一些现象视而不见、放弃思考的时候,小部分人选择去思考它、解释它、探究它。
小时候,我们是“十万个为什么”,你会问父母:妈妈,为什么女孩子可以穿裙子,男孩子都不穿裙子啊?妈妈,为什么我是你生的,而不是爸爸生的?爸爸,为什么人是两条腿走路,而其他的动物有好多腿啊?爸爸,为什么天空是蓝色?小草是绿色的?
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好像就在那一瞬间,我们对所有的事情都习以为常,当你觉得“哪有什么为什么,天空蓝是因为它一直是蓝的,小草绿是因为它一直是绿的,不都一直是这样的吗!”你就失去了你羡慕的洞察力。
幸运的是,我发现我变成了一个“十万个为什么”,并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地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