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提前接了小雨,到姬老师家做个案。我借了同事的车,同事的车里有把玩具枪,小雨十分的喜欢,在姬老师家走到哪儿都把枪拿在手里。在小雨回答姬老师问题的时候,小雨一边说话一边手里不停的摆弄枪,在桌子上发出摩擦碰撞的声音。我坐在旁边忍住不去指责他的这个行为。姬老师在耐心的跟小雨说话,即使小雨没有看她,即使小雨在不停的摆弄枪,姬老师也说相信下次小雨会不玩玩具认真的看着姬老师的眼睛听。姬老师在跟小雨说方法的时候,重复了三遍左右……小雨来到姬老师家,获得了尊重和理解。孩子心灵被滋养后,身心都在舒展。
在我与孩子陪伴的过程中,开始看到问题时不觉得是问题。随着孩子的长大,我看到孩子的一些不恰当行为就会立刻去说教、指责他,常常是指责多,表扬鼓励少,有效的方法更少。慢慢的感觉孩子好事坏事都不愿意跟我说了。记得有一次我去班级接小雨,我站在门口向里面看,班里一个小女孩在拍打小雨,小雨生气的叫她的名字,小女孩没有停止,小雨生气的推了她,小女孩哇的哭了起来。我不禁叫出小雨的名字,小雨看着我,眼神里有愤怒恐慌和委屈。老师站在我背后,说:“小雨已经忍她好几回了,没事的,我去看看。” 小雨慢吞吞走出教室:“妈妈,是她先打我的。”我说:“哦。” 我一直记得那个眼神,我和孩子的心渐行渐远。
现在很多时候小雨会说不知道,因为妈妈的要求太高,小雨也没有准备好去接纳自己的不好。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会常急于求成。姬老师多次告诉我说,孩子一个正确的行为和认知需要你百遍千遍的去重复。而我是说了十遍就想立刻看到效果的人。
当小雨愿意去表达,他就迈出了成长重要的一步。当他获得尊重和安全的感觉,他就获得力量,他的心会才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