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六即学说是源于天台宗开宗祖师——(隋)智者大师,六即在天台中是完整的实践行位次第。“即”,即心即佛;“六”即:谓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证即、究竟即。理上虽然说当体全是,但在事上还需渐修,此六即位在渐次实践之过程,由凡至圣,从破惑证位来看,有六个阶段的施设,故说六即。在天台“化法四教”藏、通、别、圆中,分别都有施设六即之行位,结合四教八法教、理、智、断、行、位、因、果,从而贯串天台一宗法华圆妙之本旨以及教观双美之宗风,故此“六即”在天台修行实践体系中占有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和特色之一。
在《摩诃止观》智者大师说:“此六即者,始凡终圣,始凡故除疑怯,终圣故除慢大”。此六即其有二意,一者、不滥上圣而自矜高,今有学人,学天台圆教后,骄慢心起,狂傲自大,大言不惭,所言“即心即佛、未得即得、未证即证”,呵斥三十七道品乃小乘法,殊不知五乘共秉之法皆不离戒定慧和三十七道品。二者、不生卑下而自退屈,又有学人知成佛断惑证圣之位次太深太广,所离成佛之路遥遥无期,而生卑心。故智者大师断二病故,说此六即。即者,知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三千诸法,皆此一念。故天台宗有“教观双美”之美誉,以教知位次,以观成就菩提大道!
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此六个阶段之次第,可以总概括地说,六个位次是紧扣着主题“佛性之理”而建立起来的,谈六即,必定不能离开真如佛性,因为六即就是围绕着真如佛性而开展施设的。六与即的联系,可谓说是“即而常六,六而常即”。“即而常六”者,从凡至圣,佛性之理体本一,而修行之位次,分别有六,如月亮是一,从初一夜至十五夜,月有十五日的差别不同。“六而常即”者,虽六个阶段立立分明,却始终唯一佛性,如月亮虽有十五夜的盈亏之差别,但其本体是一。又“即而常六”如冰与水之相貌各不同,“六而常即”如湿性是一体,冰水是相,湿性是体,相有万千,其体唯一。所以十法界的众生行径、相貌特征个个差别,本具佛性之理体,却始终不离;虽然没有离开过,但因染净迷悟而有差别。因此心真常不灭故,得说从凡夫须经历诸阶位而成佛,道非修而得,但籍观行而还回本来清净,佛果亦非证得,但复本有而已。因此六即位,必依真如佛性而说。
然此六即最大的功用在于“不离本处”而修,不管是anytime,anywhere 你当下就是佛,虽然没有离开过,虽然你就是,但还得在事相上依次而修,依次而破,依次而证,即使已经在很认真地修行,但也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本处而证菩提,当下不离“圆妙”之妙理也。
所谓诸法皆不离实相,实相不出十如。台家讲三因,也是围绕着性具实相来说,配合着六即就会很清晰明了。正因佛性(理即)、缘因佛性(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证即)、了因佛性(究竟即)。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尘尘刹刹、分分秒秒,至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过十如和三因,虽然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是从正因(理即)上去说,但是,我们目前还并不具足佛的功德也不能与诸佛相应,不能了达诸法实相,众生之所以是众生,因为还有三惑的存在,与之相应的是贪、嗔、痴等,所呈现的果报就是轮回,在十法界中,九法界是恶,唯佛法界是善。这也称作理性之毒,从性具染净这点就可以说明,因为三惑之毒把性净的光明给遮蔽住了,但性仍然起着它的作用,那怎么办呢?配合三因和六即就可以解决了。正因是不动的,你修与不修,证与不证,它当下就是,重点要说明的是缘因,缘因做好了,了因自然就呈现了。所谓的缘因,就是你要从一个凡夫去转变成圣人乃至成佛的一个过程和条件,这里面就包含了发心和破三惑证三智的这样一个过程,佛性非修证而得,但如果没有修德,性德即无法彰显;也就是说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具备这样的一个条件,从而引发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它就是了因佛性。为什么说“性具”?它就包含了善与恶,因为善恶皆是实相,你不能否认这一点,所以说性具,它一定是不能离开一心三观、圆妙三谛、十如和三因。众生之所以轮回,这里也包含了十如和三因,如果众生与贪嗔痴相应,那么所产生的种种因缘和条件(如杀、盗、淫、妄等),这就是缘因,呈现的一定是六道的果,这就是了因。为什么会有十法界?所谓的六凡四圣,皆此一心因情智迷悟之分而有种种差别:然十法界中各各因、各各果却不相混滥,十界互具,百界千如,唯是一心所生,故说“即心即佛”,故《华严经》云:
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既然所有众生都具如来智慧德相,所以智者大师说此六即,其目的有二:一者,于理上究竟说“即”,众生本具佛性之圆妙理体而不自知,为彰显诸佛说法究竟之本怀,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二者,于事上次第说“六”,以指导行人正确的修行实践方向与方法,并教导众生破一切染情妄执,破惑证真,来还回本来佛性清净妙德之庄严,故说此六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