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共育中教师的作用》论坛总结

去年第一次参加教育行走,带着懵懂的新奇,更多的是观看他人都在做什么?从惠州回来,我觉得我也可以向大家学习。做点什么。于是我四次参加群里的分享。参加跨年活动。当时只是想参与,没想到还得到了第一批第九届教育行走的名额。在群里王杏城老师招募讲座时,我第一时间报名。后来因为好几个同事也报了教育行走,于是讲座变成了四个人的合讲。当尹红艳老师招募分论坛主持人时,我又毫不犹豫的报名了。虽然我写作还不行,没有出书。我问尹老师,我没有出书啊,那些分论坛大咖都出书了呢。尹老师说:你有故事呀。那么鲜活的案例。可以讲呀!于是在尹老师的鼓励中。我成了论坛16号教室的主持人。

参加教育行走,是一场自我成长之路。在22日下午会议结束后,我没有惊动其他人,自己把易拉宝拿到16号教室,一起学习的同事帮我把空调打开。吃过饭我们就在教室静静等待。我不知道会有几个老师来与我探讨家校社共育的问题。我想无论谁来,我都会认真讲。让我意外的是,东莞的尹老师,加我微信,问我教室在哪里?还有读书群里的小伙伴和我的同事。第一场来了10人。真好!我开始讲我的家校社共育的故事。讲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在家校社共育中,无论对学生,还是家长都要做伸出友善的手,交出真诚的心。爱与责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底色。老师应该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要学习心理学。很多家长爱孩子,但是并不知道如何正确的爱孩子。

  老师们静静地听着,讲到感动处,我看到有的老师悄悄擦眼睛。然后老师们与我互动。提问题,哦真好!我们产生了共鸣。

最后,明达学校一个年轻老师问我:

于立泓老师  你好  我是教小学阶段的学生  学生基本都寄宿 学生家长平时比较忙碌。

我主要是以下几个问题:

1.平时如何和家长沟通?(例如多聊哪些内容 )怎样沟通到位才能达到和家长的和谐关系?  家长一般想要从老师这里得到什么呢?

2.家长会怎么开或者什么样的流程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3.家访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避免形成只聊学习和学生平时表现的尴尬局面

哇,一个刚入职的教师,就有这些思考。真的了不起。于是在第二场结束后,她又回来了与我做深度交流。我们几位没有走的老师一起热烈的讨论。论坛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非常激动。第一我突围了自我。第二我帮助了他人。如果第十届教育行走我还来,我还会选择分享。同时也要求自己不断去努力,做更好的自己,帮助身边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