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而复得的母爱,却成了男子巨大的负担,囚禁自己十年仍走不出来

男子31岁,毕业十年了,却整日窝在家里打游戏,不工作,不和外界联络。

问及,男子认为造成今天这个局面,和母亲有非常大的关系。

母亲也是不解。

这么多年了,话都不敢跟儿子说,一说就被“臭”,脾气不好,摔东西,拒绝和外界沟通交流。母亲很是担忧。


在男子的讲述中得知,原来在他六岁的时候,父母便离异了。小时候的他跟着爸爸生活,但是没有母亲陪伴的日子,小脑袋里装满了对母亲的思念和母爱的怀念。

回忆起小时候。大东北那么冷的天,妈妈背着他洗澡,他说了一句妈妈我冷,妈妈马上就用被子把他裹起来……

那种温暖,滋养着他缺少母爱的童年,是他无比怀念的仅有的美好。

有一次老师打电话告诉妈妈,说她家小孩儿在班上也不说话,就用一只小手拖着下巴望着天,想妈妈……

妈妈的心该有多疼。

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给孩子足够的母爱,充满愧疚,现在讲起来依然哽咽。


后来在十几岁的时候,终于得偿所愿,和母亲生活在一起。

但是母子之间的关系,却不是想象当中的那个味道。

已经16岁回到母亲身边的男子,为了走出那段阴霾的日子,摆脱郁郁寡欢的心境,为了心中的那份喜欢,去练了跆拳道。

不怕苦也不怕累,比赛得了全省第三名,却遭到母亲的冷遇和不支持。

母亲认为练台跆拳道使他性格急躁,抱怨母亲不关心他不爱他,所以对儿子获奖的事就表现得比较冷淡,也不支持他继续练跆拳道。

强行把他带到身边去学他不爱的裱花和画画,说是为了磨练他的性格,为了将来接她的班,为了儿子将来可以衣食无忧。

儿子这边感受到的,却是对母亲的又一次失望。


心目当中的母亲应该是和蔼可亲的、善解人意、爱他、尊重他的想法的。

虽然不愿意,不喜欢,但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在乎,即便不喜欢,也强迫自己听话,并学完了所有的课程。

是的,强迫。

他发现自己在这方面并没有天赋也不喜爱。最后走上工作岗位,还是不能把工作做得很好。


他开始后悔自己做错了

在画画、蛋糕设计、美术这方面没有天赋和热爱的自己,不该什么都听母亲的安排,好像自己的人生不是自己在走,而是被别人强迫着走,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感受到的也都是敷衍,不耐烦,不满意。终于在一次爆发、冲突、言语刺激之后,彻底躺平,呆在家里什么也不干,靠母亲来养活。这一躺就是十来年。


问,你就是躲在家里玩吗?

他回答说,没心思玩,就是很郁闷不知道自己能决定干什么,有资格干什么?感觉什么都是被事业成功的、强势的母亲安排的,而他不想这样了,他后悔什么都听母亲的,想自己决定自己做什么。

但是没有力量,他在自己的世界里画地为牢。




李金萍老师说,实际上你有很多的角色要扮演,别人的朋友、别人的老公、别人的爸爸……而你在这31年里只扮演了一个角色,就是别人的儿子,你只和你母亲一个人在纠缠有问题孩子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犹如一棵树,它只指向原生家庭狭窄的空间挣扎,而不向外生长。

在老师的指导下,母子进行了小小的互动。

最终让这对母子之间的关系实现了更好的对接。


让彼此明白: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需要母亲伸手去拉一把,去引导和帮助;但是当孩子渐渐长大,他会渐渐松开你的手,并且主动拉起你的手,因为他已经有能力并且有强烈的意愿要自己走后面的路。

这时母亲要懂得放手。只给他爱可能会害了他,该给他的是爱的力量。

情感对接的错位在于:母亲关心的只是孩子的未来是否幸福、成功,而孩子关心的只是自己的现在,当下的感受。




以上案例来自《金牌调解》。

其实,这不是很多家庭亲子之间矛盾现状的写照么?只不过可能时期不同。

而孩子成年尚未能独立,确实对于很多父母,该是一种告诫,一种提醒。

嘿,你的爱,可能出问题了。

只关心孩子成绩好不好,却不关心孩子学得累不累;

只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你吃的盐比孩子吃的饭都多,孩子应该听你的,而不愿意去听听孩子怎么说;

给孩子订好了所有的规则,安排好了要走的路线,请孩子务必根据时间、计划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而孩子,张了几次试图说点什么的嘴,终于无奈地闭上。

从此只听我们唠唠叨叨,像苍蝇一样烦人。最后,孩子厌恶地碰上了房间的门,拒绝和我们沟通……

父母对于孩子过多的干涉和控制,会让孩子失去成长的机会,失去生活能力,不够自信,没有自我,甚至变成巨婴。

过度的包办、控制,好比一把把利剑,砍断了孩子伸出去探索的手脚……像上文提到的男子,成年却不能独立,只好依赖父母。


相信没有父母不爱孩子,只是,爱的方式常常需要反思。

要学会智慧地表达爱,还要逐步地放手,孩子的潜能和力量,才能不断被释放,孩子的自我,才能健康地生长。

心理学家迈克尔·汤普森童年需要一个终点,而培养孩子独立、培养孩子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让他们离开家长安全的怀抱,自主追求高一级的冒险和挑战,则是家长的职责。

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也曾说,孩子只要过了18岁,父母就要学会放手。他有他所有的权利,你不能侵占他的权利。

其实,从孩子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后来的独自吃饭……我想说,放手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父母不断退出孩子生命的过程。唯有如此,孩子,才能不断发展出新的技能,越来越成熟、优秀……

您说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我接到黄妈电话那一刻,整个人如五雷轰顶,大脑一片空白。 黄妈在电话里告诉我,她亲眼看到了我母亲,她不可能看错,...
    啊珊的小板凳阅读 4,330评论 0 38
  •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父母是孩子的人生导师,引领他们从懵懂无知逐渐走向成熟稳重,带着他们从弱不禁风一步步走...
    天涯已咫尺阅读 3,982评论 0 7
  • “站住,捉小偷,小偷别跑”偌大的城市,大家都在寻找声音出处,都想看看发生什么事情了。这时只见男人突然停下...
    Season邱义嫦阅读 1,865评论 0 0
  • 洗衣间里,麦芃芃恶狠狠的揉搓着一件白衬衫,大汗淋漓,泪如雨下,目露凶光,咬牙切齿,地上早已堆着一摊被她搓坏的衣服。...
    菀彼青青阅读 1,592评论 0 5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6,814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