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林赏析解读王巧英两首诗词——文/马学林——宁夏


马学林赏析解读王巧英两首诗词

2025年9月25日

作者马学林:国家一级诗人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格律诗词)

2025年9月25日

《红月寄幽思,父爱铸诗魂:解读王巧英诗词中的天地情怀与生命厚度》


(一)

王巧英女士作为草原雄鹰诗社的社长,其诗词作品既蕴含着草原文化的辽阔大气,又不失女性诗人的细腻温婉。上述《红月》与《如梦令·父亲生日感吟》两首作品,恰似双璧交辉,一者凝视宇宙奥秘,一者深耕人间真情,共同构建起一个充满诗性张力的艺术世界。

(二)

《红月》一诗以罕见的天文奇观为切入点,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现象的哲学观照。首句"午夜赤轮悬"起笔不凡,"赤轮"二字既准确捕捉月全食时的血色特征,又以"轮"的意象暗示天体运行的永恒规律。第二句"盈亏自有年",将瞬间的天象置于浩瀚时空中考量,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的宇宙观。后两句运用神话符号与现实比喻的对话:"蟾影"的古典意象与"瑙珠"的现代比喻形成时空交错,而"谁言"的反诘更强化了红月不同于寻常月色的独特美感。全诗在二十字的精炼框架内,完成了从具象观察到哲理升华的审美飞跃。

(三)

相较于《红月》的宇宙视角,《如梦令·父亲生日感吟》则转向人间烟火的深情书写。词作以传统词牌为容器,盛装现代人对亲情的深刻理解。开篇"父爱如山堪颂",以山岳喻父爱,奠定厚重基调;"厚德仁和情重",六字凝练勾勒出传统父亲的形象维度。最妙在"风雨立中流"的动态刻画,既暗合父亲经历的时代变迁,又展现其砥柱中流的担当精神。结尾"松筠鹤梦"的意象群运用尤见功力:松之苍劲、竹之清雅、鹤之高洁,共同编织成超越世俗的生命理想,使生日祝愿升华为对精神永恒的追求。


(四)

两首作品在艺术手法上各具特色:《红月》善用时空对照制造诗意张力,五绝体裁要求的高度凝练反而成就了意象的密集绽放;《如梦令》则通过情感递进展现抒情层次,从具体品德的赞美到抽象祝福的升华,符合词体婉转缠绵的特性。但二者又共同体现了王巧英诗歌创作的核心特质:对传统诗词形式的娴熟驾驭,对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关怀,以及在有限文字中追求无限意境的审美取向。

(五)

尤为难得的是,两首作品恰好构成微妙的互文关系。红月之"盈亏有年",暗合父亲经历的人生圆缺,蟾宫之影,遥应松鹤之梦,这种天地人情的诗意贯通,正是中国古典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诗词中的生动体现。诗人既能在夜空中读出血色月亮承载的永恒密码,也能在生日烛光里看见父亲鬓发凝结的岁月诗篇,这种跨越尺度的观察能力,正是优秀诗人必备的素质。

(六)

王巧英的这两首作品,如同为读者打开了两个相邻的窗口:一扇通向浩瀚宇宙,一扇面向温暖人间。而连通两扇窗口的,正是诗人那颗既能在草原上仰望星空,又能于生活中细品深情的诗心。在当代诗词创作日益边缘化的语境下,这种既尊重传统规范又注入现代情感的写作实践,无疑为传统文学的当代转化,提供了有益启示。

2025年9月25日

作者马学林:国家一级诗人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格律诗词)

2025年9月25日


【附件】:

(一)王巧英作品原件:

1

红月亮

文/王巧英

午夜赤轮悬,盈亏自有年。

谁言蟾影淡,红得瑙珠圆。

2

如梦令父亲生日感吟

文/王巧英

  父爱如山堪颂,厚德仁和情重。风雨立中流,笑看梧桐栖凤。

  珍重,珍重,长伴松筠鹤梦。

(二)诗词作品来源:

草原雄鹰诗社2025第33期周刊作品展播——作者【草原雄鹰诗社诗人】

原创草原雄鹰雅涵2025年09月23日

(三)王巧英简介

王巧英,呼和浩特市人,从小喜欢文学、喜欢草原,心在草原,情在内蒙。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草原雄鹰诗社创始人,草原雄鹰诗社社长。笔名雅涵。诗词作品多见诸报刊和网络。诗词作品常发表于报刊及网络平台,代表作包括《茶》《酒》《家》等,曾获多个奖项。


(四)赏析解读作者简介:

马学林,男,回族,中共党员,退役军人,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文化艺术博士,国家一级诗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格律诗词),国学家、文学家、汉学家、改革先锋艺术家、当代中国百强诗人、当代中国诗坛杰出诗人、当代杰出文艺工作者;世界孔子学院终身名誉院长、香港国际商会联合体终身名誉主席;获中国当代十大文化学者荣誉称号、获首届人类文明大赛文化艺术类金获、2022年获中共中央在党50周年纪念章、2025年亚州地区艺术先锋、获亚州国际艺术勋章;获联合国文化艺术丰碑奖、艺术评审委员会终身副主席,世界艺术影响力领袖。到2025年8月写有两万三千六百多首格律诗。同年4月获(雅集京华《第八届百家诗会》一等奖,被授于“新时代诗词文化践行者”荣誉称号;5月,获大美东方第三届全国诗书画大赛“金奖”;荣获“中华文化永固杯终身成就奖”、并被授予“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与传承人”、“国宝大师”荣誉称号;

由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马学林著《百首诗词颂时代楷模拜四俊》200首诗);6月,获第四届矛盾文学杯全国文学艺术大赛“金奖”;7月,获中共中央颁发“七一勋章”和“七一勋章证书”;还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人民日报社、中国文联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六部委共同授“感动中国人物”荣誉称号。被诺贝尔文学研究院聘“终身文学顾问”;论文《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楹联的美学思想研究》入编中国楹联学会《非遗里的楹联优秀论文集》,并获优秀论文证书。8月,获中国CCTV央视新闻官网终身荣誉顾问(厚德载物,德艺双馨)、获“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艺术奖”、“忠党爱国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2025年9月25日于银川)。

作者马学林:国家一级诗人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格律诗词)

2025年9月25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