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是全世界通行的优良传统,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
现代人积极地为摸鱼这件事情赋予公正公平的定义。
中国文学家胡适大师这么以写实主义的手法书写他的摸鱼经历:
7日,今天打麻将。
8日,今天打麻将。
9日,今天打麻将。
10日,今天还是打麻将。
11日,胡适,你怎么了,大好的时光全用来打麻将,全浪费了,什么都没学到……要警醒啊!
12日,今天打麻将。
13日,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
14日,今天打麻将。
外国文学家运用生活的诗意来讲述自己的摸鱼原因:
“我既没有愁苦到足以成为诗人,又没有冷漠到像个哲学家,但我清醒到足以成为一个废人。”
社会学家更是将在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摸鱼称之为日常抵抗,并赋予其在社会运动中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无所成的)普通人类,虽然我们对于摸鱼没有那么伟大的建树,但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时时刻刻都在践行着摸鱼事业,为今天的摸鱼添砖加瓦,献出自己的力量。
这种摸鱼事业在我们坐到工位上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我们为自己定下信条,今天一定要好好工作,要做完A和B,要查C和D的数据,跟其他同事讨论E和F,然后早早下班,今晚一定要早睡。
然后为了完成这样的信条,我们一打开计算机就惯性般地依次打开了微信、微博、邮箱、QQ、豆瓣、知乎。
我们在每条朋友圈上逗留几秒,为虚假的姐妹情谊点赞。
接着品味一下微博上的新八卦,“哇他的人设也崩了”,然后发表预言家般的感慨“我一开始就觉得他不是什么好人”。
然后再看看豆瓣和知乎上都在撕什么逼。在把前因后果事情始末前世今生全都复习过之后,我们就会巧合地发现自己关注的B站UP主又更新了,“让我先看完他的新视频再说,反正时间还多”。
看完这些我们觉得似乎有些意犹未尽,又想起之前自己喜欢的视频和文章,忍不住翻出来回味一番,紧接着就点进了“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看到文章里又有博主安利了好东西,你控制不住自己打开了淘宝,开始慢慢挑选了起来,甚至货比三家。
至于ABCDEF这些要做的事情,没事,还有漫长的……一天……可以来做。
咦?怎么突然就六点了?
我是谁?我在哪?我今天做了什么?
算了没事,我还有漫长的……一晚上可以来做,足够了。
咦?怎么我刚刚刷完微博就9点了?
9点半一定开始工作!!
……
……
……
今天又要熬夜了。
……
咦,我想起来今天白天同事推荐的那个东西还不错,先买一下好了。
……
……
好困啊不行了,我要睡了。今天的事情还是明天去做比较好。
可是,可是,可是……我今天到底做了什么?
“亲爱的朋友,夜已经深了,让我为大家点播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总结你们疲惫又摸鱼又没有早睡的一天吧。祝你明天幸福!”
嘻嘻,鱼真好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