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4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运动功能,临床表现为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等。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管理的核心,但用药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阶段、症状严重程度、年龄、药物耐受性等个体情况制定,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或调整剂量。以下是帕金森病治疗中常用的药物类型及特点:

一、多巴胺替代疗法(最核心药物)

通过补充外源性多巴胺前体或促进多巴胺释放,改善运动症状。

1. 左旋多巴(Levodopa)

代表药物:美多芭(多巴丝肼)、息宁(卡左双多巴)。

作用机制:左旋多巴是多巴胺的前体,通过血脑屏障后转化为多巴胺,直接补充脑内多巴胺不足。

适用阶段:适用于各期患者,尤其对运动迟缓、肌强直疗效显著。

注意事项

长期使用可能出现 “剂末现象”(药效维持时间缩短)、“异动症”(不自主运动)等并发症。

需与多巴脱羧酶抑制剂(如苄丝肼、卡比多巴)联用,减少外周代谢,提高脑内药物浓度。

2.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代表药物

麦角类:溴隐亭(较少用,因心脏瓣膜风险)。

非麦角类:普拉克索(森福罗)、吡贝地尔(泰舒达)、罗匹尼罗。

作用机制: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模拟多巴胺作用。

适用阶段

早期患者可单药使用,推迟左旋多巴启动时间;

中晚期与左旋多巴联用,减少其用量及并发症。

优点:较少引起异动症,对震颤疗效可能优于左旋多巴。

副作用:恶心、头晕、嗜睡、冲动控制障碍(如赌博、暴食)等。

二、抗胆碱能药物

代表药物:苯海索(安坦)。

作用机制:阻断中枢胆碱能受体,平衡胆碱能与多巴胺能神经功能。

适用症状:主要用于改善震颤,对运动迟缓疗效差。

注意事项

可能引起口干、便秘、尿潴留、认知功能下降(如记忆力减退),老年患者慎用,尤其合并前列腺增生或青光眼者禁用。

适用于年轻患者(<60 岁)、以震颤为主的早期患者。

三、单胺氧化酶 B 抑制剂(MAO-B 抑制剂)

代表药物:司来吉兰、雷沙吉兰。

作用机制:抑制脑内多巴胺降解酶(MAO-B),延长多巴胺作用时间。

适用阶段

早期单药治疗,或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联用;

中晚期与左旋多巴联用,减少 “剂末现象”。

副作用:口干、恶心、失眠(司来吉兰可能影响睡眠,建议早晨服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