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痴迷于心理学,尤其认知心理学。回顾这两年的教育生活,因为年轻气盛,初为人师,真的是没少受气,没少受委屈。上学期在一位优秀长者的指引下,成功处理了几次班级问题,这几件事对我影响很大。趁着假期,我决定好好改变这个不利现状,让我的教育生活更加理性,提升幸福指数,所以我把目光转向了认知心理学,尤其是怎样控制情绪这方面。通过我的学习、总结、反思,终于形成了清晰系统的方式方法,用于指导后续教育教学。
人有两套思考系统,一是感官情绪系统。感官所引发的直觉系统叫感性系统或叫情绪系统,它是先天而成,感官直接引发,很多时候是被杏仁核引发。如人所感知的寂寞冷都是感官,感官带来的是扭曲的认知,而不是进行大脑计算。感官刺激幻化出情绪,在非理性模式下会发现作出的决定是错的。比如听到学生带手机还拒不交还,你心中怒火中烧,要立刻把手机夺回来,这些是感官引发的没有经过理性计算下情绪决定。二是理性思考系统。理性思考系统它像一个沉默的,需要被启动的东西。需要花功夫来唤起。理性思考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求存。这一句话分量很重,振聋发聩。什么是求真,把这个事情追根到底,要把它弄清楚叫求真。比如一个学生说作业忘带了,你很生气,非要弄清楚他到底写没写。而求存呢,是这件事对我有没有好处,得出对你有用的结论。他这次到底写没写作业追究清楚了,并不能对我们管理班级带来什么好处,我们的目的应该是让他以后都把作业写完。
有情绪是人性的,理性是反人性的,但理性让我们过得好。一个人天天被情绪控制,经常陷入悲伤、忧郁、压抑、生气、胡思乱想这些非理性的情绪中,幸福指数很难提升。现在有人说快乐教育,学生应该在快乐中学习,其实快乐教育最早是西方来奴役无产阶级的。快乐本身就是一种情绪,夸大学生的情绪不利于他们长远发展。我们看到西方高阶家的孩子,哪个不是世界顶级大学毕业,哪个不是从小接受严格的教育。相反,那些流浪者个个都很感性,说人生快乐最重要。所以,在教育中,不应该任由情绪奴役,要保持理性。
人的痛苦是恒存,尤其置身于教育中,要经常处理消化负面情绪。怎样才能控制情绪,提升幸福指数呢?得让自己没有那么强的情绪波动。越是情绪容易失控,越是情绪容易波动,感知系统越敏锐。所以,一个人痛苦是他太聪明和记性太好。难得糊涂,吃亏是福确实是利人利己。情绪爆发,伤人伤己。情绪发泄给别人很容易,但没有谁愿意做这个出气筒,包括学生。越是容易生气的班主任,班级工作管理越难做。班主任莫名其妙地咆哮,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管理好班级。相反,有些班主任很平和却深受学生喜爱,这样的班主任无疑有很高的心理境界。这样的心理境界需要在日常中训练,训练波澜不惊、欢喜的状态,乐观冷静的心理素质。情绪的认知来源于认知和判断,我们如果要让自己没有情绪的话必须要在日常之中对所有事物没有判断。当你对一件事物产生判断后,它的任何变化都会牵扯到你的情绪。如果我们只是观察他的状态的变化,那对它来说我们看它的目光就是观察而不是判断,判断会带来情绪,观察则不会。比如班里有个学生变现很不好,捣乱课堂纪律,打架,爆粗口,甚至逃课,辱骂老师,这样的学生你如果去判断他,那就得天天被气死。他的行为完全不符合一个合格中学生的标准,而你又得让他的行为符合中学生标准,两者的冲突不断,如果你是个认真到较真的老师最终你的心理肯定崩溃,有可能还会引发和家长的矛盾。那如果我们去观察他呢,把他当做一个现象来观察他,观察他的行为趋向,分析他可能给班级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然后想方法降低影响,再想办法转化他,而不是任由情绪控制对他采取措施。所以,在教育中,教师要善于调动理性思考系统。
人人心中都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控制情绪是一种修行,不做情绪的奴隶,要做幸福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