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为自己手机拍摄,非网络下载图片,无感勿喷
今年,大鹏哥要带他媳妇儿去拉萨,我问他
去过了,干嘛还要再去一次?
你不也去了两次么?我为什么不能去!
想想也对,第一次去拉萨是在2013年8月,工作的原因去拉萨,下飞机的时候就蒙圈了,然后头疼了三天之后,又飞回了成都。只在城区内转了一圈,连布达拉宫都没进去,于是心里种下了草,一定要锻炼好身体再来一次。
然而,这一次等了两年才再次成行,2015年十一假期,我和媳妇儿还有大鹏哥三个人,从北京,坐着硬座绿皮车历经40个小时到达拉萨,鬼知道我们经历了什么,下了火车我又开始高反了,此刻我的心是崩溃的,为了这次拉萨之行,我和大鹏哥从8月份就开始跑步,每天近十公里,风雨无阻的坚持了2个月,结果来了还是一样,后来我才知道,锻炼没什么用,该吃药还是要吃药。
坐我们对面的是一对儿北京小夫妻,上了火车就开始跟我拼二锅头,推杯换盏之间倒也不觉得时间难熬,后来同一趟车的一个小伙子建了微信群,所有人在里面聊的很嗨,虽然后来陆陆续续的退群,目前只剩不到十人,但当时人人抱着一颗虔诚朝圣的心,心向往之,连眼睛都是放光的。
当火车经过沙漠,经过青海湖,看到雪山,看到牦牛的时候,整个车厢的人高潮迭起,仿佛回到故乡,好像认识每一只牛羊,认识每一座山。哦,原来心心念念的圣地和我梦中的一样。
下了火车,并没有直接去酒店,而是十几个人拎着大包小包,相互搀扶着,找了一个藏式饭店,先来一碗浓郁的酥油茶滋润一下因缺氧开始干裂的唇,再吃一碗青稞面安慰一下贫瘠的胃。
贯穿城区的是北京路,路边的树叶也充满了民族风情,虽然实际上只是一棵普通的树,但明显的比我们更有信仰,就连蝉鸣也像诵经祈福,安慰着每个人的高原反应。
我不想写拉萨的历史,因为每个人对历史的认同感不一样;也不便于写民族文化,因为我也没有深入研究过。
眼睛,每个藏民的眼睛都写满了虔诚,他们很少昂首挺胸,大部分人嘴里念着六字箴言,围着布达拉宫转经,更虔诚的会一步一叩,以身体丈量信仰的长度,我看不清这些人的脸,因为我绝不肯趴在地上去注视每个人的眼睛,因为担心从那一双双透彻的眼睛中倒映出自己的污浊不堪,那让我难为情。
没去过拉萨的人会认为那些洗涤心灵的说法为空穴来风,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绝不虚此行”。如果你带着旅游的心态来,你收获的是一堆从义乌小商品市场进货的纪念品;假如你为了洗涤心灵而来,绝不会满足短短几天的行程。走马观花并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的作用,反而你会认为那些不辞辛苦的人来拉萨仅仅是因为矫情于文字,实际并无卵用。
那就大错特错了。
拉萨之行对一个人的影响绝不是短短一段时间,一开始我想以一个轻松幽默的基调来写此文,后来我发现,这几乎不可能。翻看那些壮丽的风景照片,怎么能在言语上轻薄于她呢,我只恨自己水平有限,不能描述自己全部的心情,任何文字都略显浅薄,任何修辞都苍白无力。
我们一行人一大早驱车去羊湖,一路盘山而上,曲曲折折,海拔已经上升到我们生理极限的时候,突然一片蔚蓝的湖水激活了我们困顿的眼,不约而同的惊叹道:卧槽,卧槽。
也别怪我们言语低俗,如果你也像我一样,站在盘山公路上,看到脚下一块翡翠一样的湖面,倒映着雪山和白云,也会激动的说不出任何合适的话来,你根本不会即兴赋诗一首或者文绉绉的拽一段,“卧槽”一出,心灵也就洗涤的干干净净了。
此时所有人似乎忘了自己身体的高原反应,如同浴火重生,欢呼雀跃,恨不能献身于此,继而产生自我悲悯之情,人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显得如此渺小,名利也好,荣辱也罢,此刻都被这一汪湖水化解的一干二净,渣渣都不剩。
羊湖孤独的等了大家亿万年,她不像杭州的西湖,人工痕迹这么多,甚至可以用朴素来形容,像极了藏族人的信仰,简单朴素却又无比的虔诚。我不敢用力的呼吸,害怕惊扰了她,又想拉住身边的人,让他们小点声音,这里住着神明。但是我真的想多了,这么高的山,这么深的水怎么可能会在乎我们这些渺小人类的造次呢,我们对于她来说,与云烟无异。我们不会影响到她一分一毫,但她已经住进了我们心里。
回去的路上,大家都异常安静,也许是累了,也许是心留在了羊湖,融进了那一片蔚蓝,那一湖翠绿。
虽然我们都没什么正经的信仰,但是还是愿意进各种寺庙烧香拜佛。北方的寺庙,重形式,吹吹打打热闹非凡;南方的寺庙,重香火,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平原地区的佛像也大多很精美,建筑美轮美奂堪称艺术精品。
拉萨的哲蚌寺让我震撼,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令我震撼还不仅仅是建筑,而是装满酥油的长明灯的铜缸。每个来朝拜的藏民手里端着一柄细嘴铜壶,壶里装着清亮的酥油,然后走到铜缸前,把壶里的酥油倒进去,口里仍念着六字箴言。我好奇的凑上去看了一下,燃着一颗小指粗的灯芯,酥油清澈见底,满大殿清香无比。
这满缸清澈见底的酥油燃烧后清香无比的气味,就是信仰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