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得到专栏上听武志红老师的直播,明白了沟通的两个方面:理性的事实、道理和感性的情绪。
我想这是把人基于两种分类来沟通,理性的人和感性的人,另外同一个人在不同情景下也有理性和感性之分。想到一个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恰好是这两种方式的结合。
一、理性的事实、道理
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方式,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讲事实,讲道理。
如果对方是一个讲道理的人或者处于理性的状态下,这样的沟通很容易达成。
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碰到另外一种情况,比如老婆在公司受到了批评,气冲冲的回到家里,把自己的委屈告诉老公,老公很积极的帮老婆分析原因,并告诉她正确的做法,但他忘了及时照顾到老婆的情绪,忽略了在情绪上安抚她,这时候他发现老婆的气没消,反而愈演愈烈,甚至有波及自身的趋势。
这时候,老婆可能会觉得老公不理解自己,不考虑自己的感受,而老公则觉得老婆不讲道理,不可理喻,矛盾就这样产生了。可能老婆需要的仅仅只是倾诉而已,需要老公的安慰,并非要寻求老公的解决方法,因此这样的沟通无效。在现实中也许仅仅这么点小事就有可能引发家庭大战,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男人是理性的,女人是感性的,所以男人通常用事实、道理沟通,而女人通常是用情绪在说话。刚刚那个例子,他们之所以产生矛盾,并非是他们感情发生了变化,而仅仅只是因为沟通的频道不对而已。
这在工作中也经常发生,比如我们会碰到生气的客户,他/她对产品或服务提出质疑,而你发现你的解释丝毫没用,甚至还要接受客户的刁难,自己也觉得很委屈。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当对方正处在情绪状态中时,你跟他/她讲道理丝毫没有作用,有的时候反而增添相反的效果,这个时候先要在情绪上安抚他/她,与她共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同理心,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然后再跟他/她讲事实、道理,就能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
二、感性的情绪
沟通的是关于情绪、感觉和感受方面。
这让我联想到公司的动员大会,最开始都是公司领导在上面慷慨激昂的一番话,展望愿景,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等大家也差不多有点热血澎湃的感觉了之后才开始切入到正题,公司订立的目标、计划、行动步骤等等。
以前不太明白:为啥不能直接进入主题,要饶那么多弯呢?现在想想是有道理的。人是高级动物,有理智和情感,但是即使再理智的人,他/她也是有情绪的,有自己的感觉和感受,以情绪的角度来入手,打开对方的心扉,让双方处于一个良好的氛围了之后再来切入正题,比单刀直入反而更事半功倍。
所以,面对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对方是讲道理,听事实的人,你才能跟他/她道理、事实;相反,对方如果在情绪状态下,那么要先安抚他/她的情绪,再来跟她讲事实、道理。
沟通的目的是让信息有效传递,对方真正接收才是目的,否则就是无效沟通,所以方式需要灵活变换。
有的时候我们发现沟通无效,只是因为我们处在了不同的频道,频道不对,好比鸡同鸭讲,怎么能把事情沟通清楚呢?那么此时需要做的就是切换自己的频道,进入对方的频道,随机选择运用理性的事实、道理或者感性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