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很多父母从未在意过,孩子的一张绘画作品,竟然能向家长们透露:宝贝最近正在想什么?他的心情如何?有没有无法向爸妈表达的压力或苦恼……但这确实是真的!绘画是孩子反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或许一些作品,在成人看起来很可笑,但每一幅绘画作品都是一颗纯真童心的展现。
儿童的世界总是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有时我们成人都无法正确理解儿童的心里。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作为家长应该如何进行解读呢?
儿童画与心理的关系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点,孩子的画会说话,画中包含了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二点,画可以提高孩子的感知能力、观察力与创造力
第三点,绘画本身具有很强的治疗作用
下面我就通过这幅画来了解一下孩子的心理:
头部
头部画得很大——太过自信或不满意自己的体格
头部画得太小——自卑与薄弱感
脸部容貌
过分强调、加重容貌——自卑而具有攻击性
脸部容貌模糊——在人际关系上较为胆怯
完全省略脸部容貌或是不当的描绘——较差的环境接触能力
眼睛
眼睛画得很大、很黑或很凶——攻击性倾向或是社交焦虑
眼睛画得很小或是没有眼珠——个体较为内向或自我专注
耳和鼻
画出大耳朵——听觉上有困扰或对他人的议论较为敏感
强调鼻梁——较具攻击性倾向或是有气喘方面的疾病
嘴
太过强调嘴部——口语表达上有问题
露齿而笑同时强调了牙齿的突出——愤怒、生气
手部
手长而有力——控制周围环境的欲望强
手部模糊不清或是省略——在团体中缺乏信心并有无助感
手部画得很大——有攻击性
手部涂黑——焦急与罪恶感,并与攻击行为及手淫有关
腿部
脚画得很长——强烈的自主性需要
脚画得很短——被压抑或不能自在活动的感觉
脚画得过度细长——缺乏安全感与依赖
没有脚——逃避的表现
躯干
身体两边极不对称——觉得身体中的某一部分不如人,产生否定或压抑心理
过分夸大地描绘身体某一部分——对这个部分有先入为主的热衷或是执著的观念。
注:本文为每周微课编辑整理自网络。每周微课是专业的妈妈微课学习平台,如果你想听72次大咖育儿微课,你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每周微课”点击“往期笔记”,有文字有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