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们如何通过孩子的画,走进孩子的心里?

也许很多父母从未在意过,孩子的一张绘画作品,竟然能向家长们透露:宝贝最近正在想什么?他的心情如何?有没有无法向爸妈表达的压力或苦恼……但这确实是真的!绘画是孩子反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或许一些作品,在成人看起来很可笑,但每一幅绘画作品都是一颗纯真童心的展现。

儿童的世界总是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有时我们成人都无法正确理解儿童的心里。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作为家长应该如何进行解读呢?

儿童画与心理的关系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点,孩子的画会说话,画中包含了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二点,画可以提高孩子的感知能力、观察力与创造力

第三点,绘画本身具有很强的治疗作用

下面我就通过这幅画来了解一下孩子的心理:

头部

头部画得很大——太过自信或不满意自己的体格

头部画得太小——自卑与薄弱感

脸部容貌

过分强调、加重容貌——自卑而具有攻击性

脸部容貌模糊——在人际关系上较为胆怯

完全省略脸部容貌或是不当的描绘——较差的环境接触能力

眼睛

眼睛画得很大、很黑或很凶——攻击性倾向或是社交焦虑

眼睛画得很小或是没有眼珠——个体较为内向或自我专注

耳和鼻

画出大耳朵——听觉上有困扰或对他人的议论较为敏感

强调鼻梁——较具攻击性倾向或是有气喘方面的疾病

太过强调嘴部——口语表达上有问题

露齿而笑同时强调了牙齿的突出——愤怒、生气

手部

手长而有力——控制周围环境的欲望强

手部模糊不清或是省略——在团体中缺乏信心并有无助感

手部画得很大——有攻击性

手部涂黑——焦急与罪恶感,并与攻击行为及手淫有关

腿部

脚画得很长——强烈的自主性需要

脚画得很短——被压抑或不能自在活动的感觉

脚画得过度细长——缺乏安全感与依赖

没有脚——逃避的表现

躯干

身体两边极不对称——觉得身体中的某一部分不如人,产生否定或压抑心理

过分夸大地描绘身体某一部分——对这个部分有先入为主的热衷或是执著的观念。

注:本文为每周微课编辑整理自网络。每周微课是专业的妈妈微课学习平台,如果你想听72次大咖育儿微课,你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每周微课”点击“往期笔记”,有文字有录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