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旧板桥:世间多少梦和醒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啖花餐竹

郑板桥是饥饿的,好长一段日子,凝结为诗。三岁那年,他的记忆是“登床索乳抱母卧,不知母殁还相呼”。死别与饥饿,交织成童年的噩梦。艰难的时日,每天肚皮空空的清晨,乳母费氏背着小板桥去市集买一块一文钱的烧饼。费氏待板桥亲厚,情深义重,儿子做了官要接她走,她不肯,终其一生。乳母去世,板桥痛呼“食禄千万钟,不如饼在手”。而当板桥自己有了儿子后,小孩子想要一块饼也不可得了,常常只能“窗外梅花当早餐”。幼子的夭亡让他愧恸锥心,“今日一匙浇汝饭,可能呼起更重尝!”

饥饿,并不妨碍郑板桥的少年狂怪。《板桥自叙》:“好大言,自负太过,漫骂无择。诸先辈皆侧目,戒勿与往来。”常于寺庙大放厥词的儿子,让身为教师的父亲头痛不已。

郑板桥本名郑燮,字克柔,燮为和顺,现实却逆着父亲的期望去了。若问“板桥”从何而来?陶渊明门前有五棵柳树,自称五柳先生,郑家门前有板桥。今日郑家门前仍有桥,只是板桥早变成水泥桥了。


郑燮  四言书联


狂怪之气从何而来?和他的一位老师有关——陆种园,陆以词闻于时,很有书名,贫而好饮,一次酒后头插花枝高歌行于闹市,行人侧目,友人劝止,他说:“我贫士耳,彼奈我何?”光脚不怕穿鞋的。写字的笔常常抵了酒钱,当在当铺里,若有人求字,要先去当铺把他的笔赎回来……在陆种园的影响下,郑板桥也长成了愤青,放浪形骸,怨天尤人:

几年落拓向江海,谋事十事九事殆。

长啸一声沽酒楼,背人独自问真宰。

郑板桥仰慕徐渭,自刻章“青藤门下牛马走”。徐渭是个“茅屋老畸人”,以令人惊悚的方式自残,九死九生,后世对其也是“不能学,也不愿学”的唏嘘。相比而言板桥还是理智的,家中虽贫寒却安宁,后来猛攻科举考中进士,还做了十多年的县令。他的诗词书画广受珍视、共鸣,命运终究在生时眷顾了他。板桥的可敬可爱在于万般艰辛、满腹牢骚之下仍是乐观豁达的底子,这才有了《道情》十首。


草书板桥道情(局部)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

(《道情》之一)

老书生,白屋中,说黄虞,道古风,许多后辈高科中。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

(《道情》之五)

掩柴扉,怕出头,剪西风,菊径秋,看看又是重阳后。几行衰草迷山郭,一片残阳下酒楼,栖鸦点上萧萧柳。撮几句盲辞瞎话,交还他铁板歌喉。

(《道情》之七)

拨琵琶,续续弹,唤庸愚,警懦顽,四条弦上多哀怨。黄沙白草无人迹,古戍寒云乱鸟还,虞罗惯打孤飞雁。收拾起渔樵事业,任从他风雪关山。

(《道情》之十)


老渔翁、老樵夫、老头陀、老道人、老书生、小乞儿、隐士一一登场,自遣自歌,一唱三叹,觉人觉世,为的是“唤醒痴聋,销除烦恼”,听者诸公,权当一笑吧!

道情本属曲艺,类似莲花落、鼓词,伴以简板和渔鼓歌唱。日后板桥于扬州城北偶遇饶氏并定情,姑娘一见板桥,首先请求他写一幅《道情》。《道情》传遍扬州,也唱彻了北京,在歌女招哥的口中,在起林上人的檀板声中。诗人墨客、樵夫道士、流浪乞儿,甚至王侯卿相也唱。板桥罢官过杭州时,晤杭州太守吴作哲,吴大人居然会唱《道情》,西湖舟中高歌一曲,主客尽欢。乾隆八年,《道情》付梓,流传后世。

《道情》属于“出世”之作,但差不多在同时,板桥又决心读书应试。入世与出世是多年的矛盾,他最后也自嘲“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经世致用,生民为命,既做了父母官,又是绝世风流的书画家。他在给弟弟的信中说:

东坡居士刻刻以天地万物为心,以其余闲作为枯木竹石,不害也。若王摩诘、赵子昂辈,不过唐宋间两画师耳!……愚兄少而无业,长而无成,老而穷窘,不得已亦借此笔墨为糊口觅食之资,其实可羞可贱。

板桥的书画,仿佛第一次映入扬州人的眼帘,皆因新赢得的功名,繁荣的扬州,多富人与附庸风雅之士,他们开始千方百计地搜购他的作品,这便是世情,他却说自己是“二十年前旧板桥”,几竿见首不见尾的篁竹。只是对逝去的人,总不免憾恨迟来的富贵。他不再是少年狂生,而愈加宽厚、仁爱,这也是他的父母、乳母、继母一生的精神感化吧。


郑燮  行书五言绝句扇面  扬州博物馆藏

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


县令画扇

板桥历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交接之际,行船至高邮,靠岸投宿。那是腊月三十晚上,板桥在市集见一户扇子铺,店内一对老夫妇,衣衫破旧,形容枯槁。架上一层草席,一层摆着白纸扇。询问才知老人膝下无子,正月里柴米无计。板桥取过案上的笔,拿起扇子又写又画,一共画了五把,关照老人:“明天你们开门卖扇子,凑点柴米钱。”又伸出两个指头说,“要这个价。”老人将信将疑,天刚亮便开门,有人认出是郑板桥的扇子,抢着买,一会儿工夫便卖了十两银子。老婆婆见状,一把抱起柜中其他的扇子,赶到河边来,想请他再画,然而郑大人早已解缆东去了。老婆婆顿足道,早知道昨儿晚上让他画个百十把也不算多呀!


郑燮  行书七言绝句扇面

蜀葵花接柳堤长,斑竹篱门白粉墙。

门外客来门里钓,碧池新凿小沧浪。

偶向前村扣竹扉,主人不遇客心违。

典衣自买江头醉,晚趁寒鸦一路归。


难得糊涂

好官从来都不是好当的。在潍县抗灾、修城、捐俸,私开官仓赈灾被记了大过。动员县中富户“开厂煮粥”,救济灾民;不愿救济的,查实富户积粟数量,“责其平粜”,以平价出售。板桥此举惹恼了富户,最终富户获得更高级官员的支持,给板桥扣了个贪污的罪名。当时数百名百姓聚集官衙前,一个个指着自己的肚子说:“赃款在这里!”最终板桥愤而挂冠,总结人生得失,凝练为“难得糊涂”。离开的那个春日,板桥烧毁了以前代百姓交租的借条,众人感涕遮道,家家画像,并建生祠。

板桥辞官后,四方之士到潍县设法从批文中剪出板桥手迹。做官十二年,又勤于政事,事必躬亲,手批公文累计应有万件以上,搜寻到剪下的批文被视为墨宝,汇成书册,代代相传,即今之《郑板桥判牍》,足见时人对其倾慕之深。


板桥批词


“官罢归来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六十七岁那年,板桥自定笔榜,又称润格,前无古人,引起大哗: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中心喜乐,书画皆佳。

心中无愧,所以说得直率。“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更是一番老年人爱惜生命的忠实告白。

板桥开始建拥绿园,情形大抵应如早年他题于画上的理想:

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纸窗,微侵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家僮扫地,侍女焚香,往来竹阴中,清光映于纸上……

可他终究没有囿于一室,而是飘摇江海蓑烟中去了。

板桥诗词之直面人生,在讽刺辛辣、嬉笑怒骂下,对“天下之劳人”则情真、意真、气真。书法自成一体,号“六分半书”,又称“板桥体”,跌宕起伏,如乱石铺街。“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原不在寻常眼孔中。未画以前不立一格,既画以后不留一格。”诗、书、画凝聚一瞬,顿成风骨,无数个瞬间,兰、竹、石生出了灵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907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987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298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586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633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488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275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176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19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19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32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655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265评论 3 32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871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94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095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884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