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变得富有(二)开源节流

开源节流这个成语大家应该都知道,可是在我们生活中,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人?这个成语简直就是老祖宗的智慧。所有通过投资变富的人,都会这样去告诫大家,让收入大于支出,这样才会有结余,才会有机会。如果把我们的财富比喻成蓄水池,那么进水管大于出水管,才能慢慢把水池蓄满。如果进水管小于出水管,那是永远也没办法蓄满的。

最近看到一个节目叫《和陌生人说话》,里面的有一期专门介绍了南京的一对夫妻,号称“扣神”,他们几乎把90%的收入都存下来,这样五年时间买了两套房。不得不感叹,这种节约的方式真的可以封神。而且他们还乐在其中。


我们来看这个图就很直观了,如果我们能做到不但进水管比出水管大,如果进水再加一条管,那就更快能把蓄水池装满。粗的进水管我们可以看作是我们的主业,我们的全职工作,细的进水管我们可以看作是兼职收入,外快等。或者我们还有一些比如收房租,股息分红这类收入。其实富人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这样的。他们的收入来源很多,可以说很多条腿走路,丧失一条不影响大局。而且他们还在不断的寻找新的机会。但是大部分普通人呢,只有一条路,比如所谓的铁饭碗。只有一个职业,而且忙到天昏地暗,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也没有更多精力去拓展。这基本是我们绝大部分上班族的真实写照了。

当然有些是把多余的时间花费在玩乐上面了,也就没有更多时间去思考怎么过的更好,收入怎么更高。在现实中还有很多人是反着来的,他们进水管小,出水管大,这个就造成了啃老的存在。明明一个月只有三千五的收入,却吃喝玩乐花费个五千,蓄水池不但不能满,还得找人去借,找不到人怎么办?那就出现了社会上的小额贷款,出现了大学生的裸贷,一系列问题,很多年轻人因此陷入债务危机难以自拔,逼不得已还得靠父母去帮自己一把,可是父母毕竟年岁已高,自己能靠的了一时,还能靠的了一世?

不要觉得那些推销小额贷款的比较低利息,那是很多人没认真去计算。比如他们给你说月息2%,你想想年利息多少?24%。你做什么投资能稳定实现年利息24%的收益呀?这不是在给放贷人当牛做马吗?那些分期付款买手机其实都是一个套路。

想要走出这样的困境,首先就是要像戒除毒瘾一样去戒掉自己乱消费和超前消费的习惯。那些新出的手机可以晚一点享受,晚几年去买个二手的,价格不是会便宜很多吗?当然,如果深陷泥潭,能救你的只有自己。

生命是很美好的东西,能自由呼吸才是幸福的事情,其实就是降低一下欲望,把享受往后放放,把财富积累起来,在有富余的资本之后再去享受,那是两种体验。

我们当下要做的,就是好好开源,努力节流,当然必须的生活消费是需要的,并不是要你做个葛朗台。变富第二步,开源节流,延迟享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经过对理财知识的深入学习,和不断思考与践行,我逐步建立了系统的理财思维。 在我看来...
    汪小東阅读 3,296评论 1 7
  • 人生财富蓄水池,前半生靠的是父母的支持,后半生也要支持下一代和反馈父母,同时还得为自己的养老生活作打算。那要如何打...
    任梧阅读 917评论 0 9
  • 【字数】877 钱为什么越来越少 在我们的印象中父辈总是在缺钱中度日,但到了我们这辈从1996年到2014年我国居...
    心有所属阅读 269评论 0 1
  • 都说理财的第一步是记账,伴随着人们的理财意识逐渐增强,记账的人也越来越多。 根据Analysys易观发布的《中国记...
    多斜杠青年呀阅读 441评论 0 1
  • 01 为什么要开启家庭保障的保险计划? 在理财巴士中听到过一个“蓄水池理论”,大巴是这么表述的: 理财就好比在家中...
    小赢小欢喜阅读 695评论 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