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个人在家看了《狗十三》。之前隐约有对这个片子的叙事有一点点了解,看后有一点小小的看法。
爱因斯坦那只狗狗丢失后,李玩固执的寻找。从一个成年人的角度看,觉得这个孩子是太任性了,然后我试图寻找她任性的理由,向果问因。假想我要在其中,会怎样要陪伴或者安慰孩子去面对。李玩推了爷爷那一下是不对的,是非理性控制的,大概也是情节的一个铺垫。
原先喜欢李堂的那个男孩子,后来喜欢上了李玩,或许是因为李玩在他面前的真实和无助,激起了男孩子的强者的责任。纹身的标示行为却是那种年少的不成熟的浅表,其实李玩理性成因的心理思维他不会懂的。男孩表白时,李玩回回去的他之前说过的话“以后这样的事会很多”,一个人对一个人的爱恋与需要是有了机缘与更多经历而碰撞在一起的。
李玩对两只狗狗的接受过程,都是内心那份孤独无助的柔弱之处被触及了。第一只狗狗大概过的蛮幸福的,从李玩开始到走失后都有喂养的主人可以依赖。第二只狗狗就有些不幸,从来到李玩家开始就带有防御性的叫,好不容易被新的主人接受后又被抛弃,最后郁郁而终。从收容站出来,父亲留下的泪水大概也包含了对李玩养育的愧疚吧。
《再回首》那首歌彻底让我抑制不住泪目,一直到影片结束那熟悉的歌词还在萦绕。想起昨天看到的一篇关于写作的文字,文章说杜甫不仅仅在为同时代有限的读者写作,也在为未来开放的读者写作。“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诚如杜甫,那些经久还可以听了感触的歌词的作者一样的厉害,生命顺应时间前行不住,当你蓦然驻足回首时,看到的是归途不易,时过境迁,而我们能做的只能是负力前行。
之前随手看过二三篇影评,都是说影片想表现的成长的残酷,我不这样认为。成长并不残酷,只是不易。特别有感最后昭昭溜冰学习的片段,我想它让我,让片中的李玩都能释然成长。哪种生命不都是这样吗,即使生长的累了还得继续,可以暂时有个小椅子让你临时依附,却没人有一双手可以时时刻刻的拉着你。所以,成长与学习成长不易,有的时候要孤独面对,你想拥有广阔就要坚忍不歇,释然那些生长痛!
影片结束,望着窗外,对面楼房的轮廓勾勒出的小小的一方天空,无限的遐思,我们都不可能是过去的、原来的那个自己,生活有无限的可能,不需退却,不必胆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