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温馨的港湾,是许多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更是我们终身努力奋斗的意义。
然而,我们常把美好的一面,留给同事和朋友,却把糟糕的情绪带回家。
在长年累月相处中,经常会话里带刀,最可怕的是出口伤人而不自知。
01
提到“全职妈妈”,不了解的人,就觉得不外乎是在家享享清福,当个“全职太太”。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全职在家带孩子,不仅比上班累,还得不到家人和社会的认可,说难听点只能叫“全职保姆”。
家庭主妇莎希,把家人当做生活的全部,烹饪美食和做点心,是她最大的乐趣。莎希是想在庸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成就感。她唯一做不好的事情,可能是说英语。
莎希说错一个英语单词,结果被全家人嘲笑,仿佛说错英语,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
女儿看不起她,丈夫身为老板,从不带她参加应酬,让她安心在家,其实,就是嫌弃她不懂英语。
在印度,区分阶层的方法,就是看对方会不会说英语。
莎希第一次开家长会,全程尴尬,别的家长过来打招呼,她只能摇头晃脑的假笑。
班主任表扬孩子,开口就被打断,莎希羞愧地问能不能讲印度语,因为她一句也听不懂。老师无语,只能笑着说那就用印度语吧。
回家路上,女儿忍不住对她发火,说她不该来,让自己丢脸,莎希很伤心,但只能强忍泪水,转头看向窗外,她已经习惯忍受家人的态度。
早在她跟女儿说,爸爸工作忙,她参加家长会时,女儿的第一反应是:
“我会说你病了,爸爸不在”
“生病?不如说我死了吧!
02
姐姐一个电话,更是把莎希推向深渊。
外甥女要结婚,邀请他们全家去纽约,莎希还没来得及高兴,姐姐让她提前过去帮忙,她懵了!
不懂英语怎么一个人去纽约?
莎希想让丈夫帮她,结果丈夫又是习惯性嘲笑:“窝在家里做甜品吧!”。
嘲笑越来越变本加厉,但这次女主仅剩的尊严,终于被刺激到了,她决定就算过去后马上被遣返,也要为自己争口气。
很快她就办好登机手续,一个文盲出国有多糗,看她就知道:
没上飞机就开始闹笑话,带的面包和水,在安检时通通被扣。好不容易坐上飞机,因为不懂英语,口渴了不敢叫服务员,飞机餐只能随便选,连用来消遣时间的电影,也看得一脸懵。
还好隔壁有个好心的大叔,教她按服务铃,请她喝葡萄酒,还给她翻译电影里的内容。
陌生人的善意,鼓励着莎希,她第一次感到被尊重。
03.
到了纽约,家人很热情,有新奇的喜悦,也有语言不通,带来的孤独和烦恼。亲戚朋友们讲着笑话哈哈大笑,莎希却听不懂,也融入不进去。
很快生活又给她一记暴击。
有一天,莎希跟外甥女逛街,外甥女有事离开,莎希饿了,发现一个餐名也看不懂。
憋了很久,终于憋出一句“What do you it?”
店员傻了,这是来搞事的吧!
店员催促,让她更语无伦次地说要杯咖啡,店员翻了个白眼,问她要美式、摩卡、还是拿铁?但女主又没听懂,这时后面的人也开始抱怨,女主吓得不敢出声,店员直接帮她点了杯美式咖啡,让她赶紧给钱走人,慌乱之下,打翻了其他客人的盘子。
“好蠢的女人!”
群嘲之下,不知所措的莎希落荒而逃,那种被排挤,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感觉,让她忍不住伤心落泪。
她的心理防线彻底崩塌,想要打破人生的困局,却无法改变环境,能做的只有提升自己。
04
这时,外甥女在马路对面叫她,莎希抬头,看到巴士上一则广告,四周学会英语,外甥女说那是骗人的,她却默默背下电话号码,回家后打通电话,咨询速成班的费用,几乎花光身上所有的钱。
但莎希没有犹豫,她来到培训机构,刚开始还有点害怕,坐下来才发现,这里没有嘲笑,同学来自世界各地,都说着结结巴巴的英语,老师让每个人自我介绍,轮到莎希,她有点不好意思,说自己主业是家庭妇女,副业卖甜品。
老师一听很兴奋,夸她是企业家,还教他们企业家的发音,莎希一脸不可思议,被赞美的喜悦,让莎希有了一点点自信,回家的路上,忍不住跳起舞来。
莎希给丈夫打电话,说有人夸她是企业家,丈夫却说,她只是个会做饭的女人。
最亲的人,才知道你的弱点,而他们也知道怎么打击你。
莎希刚刚萌发的自信,一下被摧毁,好在这次,她没有选择逃避,她知道要赢得家人尊重,唯一方法,就是学会英语。
她没有把学习英语的事告诉家人,怕被嘲笑,想要所有人,对她刮目相看。
之后,学习英语成为她的生活方式,闲余时间背诵课文,补充词汇量,天气预报也可以是学习教材,请同学看英文电影,对着电影人物练习口语。
生活就是这样,谁都无法击垮一个真正努力的人。
05
当一个人,全心全意做一件事时,会暂时忘记一切烦恼,迸发出不一样的魅力。
一个法国同学被她吸引,表达爱意,被她明确拒绝。
外甥女撞见,以为莎希出轨,脑补出一个画面:一直被丈夫嫌弃的妻子,遇到英俊浪漫的法国男人,对她有好感,每天找借口送她回家。
外甥女找莎希打听,莎希只好告诉她学英语的事,从小在国外长大的外甥女,听到非常惊喜,她一直以为莎希是个传统女人,想不到也学会抗争。
有一次,接到女儿电话,说自己的剪贴本找不到了,肯定是莎希乱动她的东西,莎希让她在衣柜里找找。虽然东西找到,却被女儿抱怨。
这让莎希无奈又失落,她为家庭奉献一切,却不被理解。
一气之下,莎希找法国男子倾诉,发现竟然能用英语点单,她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
06
转眼过了三周,课程最后有个口语考试,通过将拿到合格证书,考试正是婚礼当天,莎希为此头疼。
家人都提前来到美国,给她意外惊喜,陪家人游玩时,却找机会偷偷溜去上课。
小儿子踢球意外摔伤,等莎希回家,被伺候习惯的丈夫不满嘲讽:“看来你不懂英语,也能活得很独立吗!”
内疚和不被理解,让莎希决定重回家庭。但对英语,莎希做不到真正放弃,补习班老师和朋友想到办法,让莎希通过电话继续学英语。
婚礼当天,莎希准备好所有甜品,可调皮的儿子故意捣蛋,把它全毁了,看着一地残渣,外甥女安慰她,可以从甜品店买,但莎希沉默地决定,要亲手重做。
因为她清楚,来纽约最重要是让外甥女有一个完美的婚礼,而不是学英语。只是,谁都能从她眼中看到遗憾。
客人们都夸赞,莎希做的点心好吃,丈夫却谦虚地说,莎希生来就是做点心的,在他眼里妻子下得厨房,却上不得厅堂。
07
婚礼祝福环节,外甥女请莎希讲几句,丈夫自作主张替她道歉:“抱歉,我太太的英语不太好,所以……”。
无论她多么善良贤惠,只要她不懂英语,她就是那个被嘲笑、被嫌弃的对象。但这一次,逆来顺受的莎希终于站起来,用不太流利,但清晰而坚定地捍卫自己的尊严:
“人生是漫长的路程,夫妻之间总会有地位上的不平等,但难道代表这场婚姻是悲剧吗?不是的,因为家人永远不会责备家人,家人永远不会嘲笑你的弱点,只有家人会永远给你爱与尊重。”
莎希一字一句将心里话全盘而出,丈夫和孩子惊讶于莎希的变化,也听出了话中深意,终于意识到,过去的行为是多么无情和傲慢。
而被邀请来的老师,则激动的站起来宣布莎希通过考试。
这个传统女人,终于赢得了应有的尊重,学会真正地接受自己,喜欢自己,这无关她会不会英语,这关于她心中不灭的爱。
结束语:
这是电影《印式英语》,涉及到很多关键词:家庭、婚姻、自我、尊严、爱、自信…
每个词语交织在一起,形成不可切分的紧密关系。无论你为哪个词语打开这部电影,都会从中得到满意的感受。
如果你也曾被人轻视而愤愤不平,如果你也因逊色于他人而自哀自叹,如果你想得到他人的尊重。
不如帮自己一个忙,收起无用的眼泪和泛滥的情绪。去面对,去改变,踏出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你会看到,前方看起来坚不可摧的冰山,正在被你燃烧的火焰所融化。
走下去,你会收获不一样的人生,这正是好的文学作品赋予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