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开发设计一套信息科管理系统(四)

008系统使用

1、工作模式

第1种模式:科室填写派单--->信息科分配--->接单处理;(可以配置权限,允许科室人员访问系统)

第2种模式:信息科安排专人接听故障--->再分配--->接单处理;

第3种模式:信息科工作人员直接创建事件来处理问题;

复合模式:第1种模式+第2种模式+第3种模式;

根据信息科实际工作情况而定。

2、首页搜索

输入关键字,按enter即可。比如输入“测试”, 模仿百度搜索,简单易用

3、我的任务

需要处理的派单:收到别人发来的派单,修改派单、接收处理、删除派单。

需要处理的事件:自己创建和别人转发过来的未完成的事件

参与的项目:未完成或未归档的项目,一般指正在进行的项目



4、普通事件

一般操作流程:普通事件---创建---增加明细---修改状态“已完成”---归档

创建:“日常操作”---“创建普通事件”,2种方式:1)直接填写;2)调用模板填写,遵循谁处理谁创建原则,普通事件归档以后,不允许进行“修改”、“删除”等的操作

填写内容:问题描述、工作问题分类、医院信息化业务分类、提出科室、处理状态、处理方式、处理过程、处理结果

处理状态:处理状态:已创建、正在处理、转其他人、未完成、已完成

处理方式:自己处理、转给供应商、转其他同事

细心的你可能会发现,没有引入重要程度,优先级别两个概念,其实这个问题我有考虑过,如果引入重要程度,优先级别,太过主观,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问题非常重要,非常紧急,这样的数据不真实,所以没有增加。

修改界面:增加明细---修改状态“已完成”---“确认归档”

查看界面:事件归属于项目、分离于项目、删除事件等操作

调用模板创建




5、归档事件和派单事件操作相对于简单



6、项目事件


项目通过目录管理,每个目录包含事件

7、任务计划

信息科有一些需要定期执行的事件,比如:数据库巡检、机房定期检查等,可以设置任务计划进行提醒处理,类似于windows任务计划。

系统检测到任务计划需要执行,并提醒 

009系统后台管理

1、操作员基础数据

两种维护方式,一种方式在维护界面手工添加;一种方式后台批量导入;

登录id=前缀+id,前缀由I、D、V组成,I开头表示信息科,D开头表示本院其他科室,V开头表示外部供应商,登录id如I1134,默认密码:info,也可以支持工号登录,如1134,但是要保证该值唯一;

是否有归档权限 = 'Y',表示登录id是否能进行“归档”操作,是否可用 = ‘N’,禁止登录

2、部门基础数据

两种维护方式,一种方式在维护界面手工添加;一种方式后台批量导入;

部门id=前缀+id,前缀由I、D、V组成,I开头表示信息科,D开头表示本院其他科室,V开头表示外部供应商 ,如I001,信息科;

3、分类基础数据

工作分类、医院信息化业务分类:建议不超过三层,具体含义请参照“005工作问题分类和医院信息化业务分类”

4、角色基础数据

系统默认提供“本院其他科室”、“系统管理员”、“信息科”、“测试”、“外部供应商”,可以根据需要增加。

注意:当操作id具有“系统管理员”角色,不受权限控制。

5、角色对应菜单

调整每个角色对应的操作权限

6、权限控制基础数据设置

建议不要维护,属于系统内部配置。

7、系统设置

系统运行参数设置

8、基础数据同步到业务表

操作员姓名基础数据同步业务表:如果发现操作员姓名录入错误,可以通过此功能,批量同步;

部门基础数据的部门名称同步到业务表:如果发现部门名称录入错误,可以通过此功能,批量同步;

业务表分类字段批量修改:发现某个分类,设置不合理,需要将其修改成另一个分类,批量修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