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五:
《高绩效教练》,39页
提高觉察力和责任感最有效的问题应以寻求量化或收集事实的词语开始,比如“什么”,“何时”,“谁”,“多少"。不建议使用“为什么”,因为它经常意味着批评和引起防御心态,而且使用“为什么”和“如何”时,如果客户不合格,两者会引发分析性思考,这可能会适得其反。分析(思考)和觉察力(观察)是不同的心理模式,根本不能同时应用并同时达到最佳状态。如果需要对事实准确地报告,对其出处和意义的分析最好暂时停止。如果我们需要以“为什么”开头的问题,最好表达成“是什么原因......“;“如何”的问题表达成“做这件事情的步骤是......”这里能引发具体和真实的回答。
I: 分析问题前,需要做的是探询和定义真正的问题,要去收集关于包括冰山上的”看见“”听见“”感觉“到的所谓事实和冰山下的思考模式、情感和感受、信念和价值观等等在内的所有事实,要带着真正的好奇心,悬挂评判、观点和下结论的冲动。而直接问“Why”,其实是跳过探询和具象的事实,直接从自己的结论开始,这其中有评判的暗示,也有先射箭再画靶子的嫌疑。对话的对象自然会有抗阻和防御了。
A1:所有教你如何问问题的书,都会教你要问“开放性”问题。最容易问的开放性问题就是“为什么”。我自己也是这样。一则,这个问题比较可以“偷懒”,二则,直接跳到自己的结论是在快速的且结果导向的工作中特别“高效”的方式。所以我很容易问出“为什么这件事做的这么不如预期”之类的话。“为什么”+一个自己的结论。
A2: 更好的问问题的方式应该是从事实出发。“为什么这件事做的这么不如预期”,这个问题里的信息量包括:我们现在的状况如何,进展到哪里了,比计划来看发生了什么,这些计划外的状况带给我们的影响是什么,影响有多大,我们需要处理所有的这些影响吗,是全部还是部分,我们可以先从哪里开始,怎么分工,何时完成,预期结果。。。。我们从事实开始以行动结束。这就是开放的探询的力量。所以,以后每当我想问“Why”的时候我都要先“Hold”一下自己,问问自己“你想问的真的是Why吗?Why后面你已经下好的结论有依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