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拖了好久的结局,今日收尾
R:
1:婚姻如同围城,在城里的人想冲出来,在城外的人想拥进来
2: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资本了
3: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应该先共同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没有吵嘴翻脸,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
4:同行最不宜结婚,因为彼此是行家,谁也哄不倒谁,丈夫不会莫测高深地崇拜太太,太太也不会盲目地崇拜丈夫,婚姻的基础就不牢固。
5:热烈的爱情到订婚早已是顶点,婚一结一切了结。
I:
《围城》第一次读是在初三,懵懵懂懂,不懂作者为啥塑造一个虚伪懦弱的方渐鸿为主角,还有那么多菇凉被他吸引着。
时隔十年再读,对围城的理解,对婚姻的感触:不外乎是一种人际关系,人生一件小事而已。
A:
婚姻于我就是终于有一个人征服了我内心深处隐藏很好的冷傲
驱散了我对这个世界如影随形的抽离感
让我心甘情愿踏踏实实去体会尘世里普罗大众最烟火气的快乐
婚姻就是一个的旅行变成两个人携手的过程
你可以内心强大独自一人完成这场探险
也可以选择两个人相伴平和度过
然而你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更多的义务
但这同时,也有另一个人与你一起面对了
我知道自己可以强大起来扛起整个家
但我也终于可以选择偶尔软弱依赖他
其实婚姻本应该是美好的
太多的不幸源自人们没有进入合适的婚姻
要么等不起匆忙就选
要么用错了衡量的标准
应该并且只能和对的人进入婚姻,婚姻会是好的
所以婚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了结婚而将就
我很期待结婚,想让全世界都知道,他是我的
但我也很害怕结婚,害怕会真的会变成爱情的坟墓
我不知道婚姻到底会给我带来了什么
可能是长年累月的异地,也有可能是你在闹,我在笑的温暖画面
可能是下班后携手回家的悠闲,也可能是一个人扛起两个家的细末杂事
可能是柴米油盐的争吵,也可能是偶尔的惊喜与浪漫
我都不知道,未来的日子会是什么样的
我只知道,这个人,是我最想嫁的
仅此而已
结婚之后,多了一个人可以朝夕沟通交流
多了一个人的经历、眼界、见地、学识与你互补
也多了一个人和你分享生活——你学了他的好处,他学会了你的好处
家庭经济稳定性增加了——一个人保持收入一个去创业变成了可能
人脉和圈子也跟着加倍扩展
生病和遇到问题有人帮扶,更容易从困境中恢复
能吸引我走进婚姻的,只能是“爱”
我那么深爱一个人,想和他,想为他做一切事
所以当我做家务‘生孩子、为我们的生活做一些事业上的妥协
对我而言这些并不是付出,而是我在爱他
而我得到的,是让我觉得安心的幸福的爱,为了这些爱,我做什么都幸福
人对了就是“得到”,人不对就是“付出”。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婚姻更不是
他无法把你从孤单中拯救出来,也无法把不够好的你变得更好
婚姻不是必需品,不是生活完满的象征
不是爱情的坟墓,不是温柔的港湾
它就是一种人际关系,一件人生小事
婚姻的纽带不是孩子,不是金钱,而是精神的共同成长
在最无助的和软弱的时候,在最沮丧和落魄的时候
有他托起你的下巴,并陪伴你左右,共同承担命运
那时候的感情除了爱
还有肝胆相照的义气,不离不弃的默契,以及刻骨铭心的恩情。